这位主编从确定刊名《民立画报》到组稿、写稿、编辑,以至版面设计都一手包办。
1913年,他受邀为亚细亚影戏公司写电影剧本,从而认识了张时川,两人组建了新民公司,拍摄了多部电影短片。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他们之间开始了数年的恩怨纠葛。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德国的胶片运不到中国来,亚细亚影戏公司歇业倒闭,没有电影可拍,新民公司只好解散。
新民公司解散了,可为了拍电影而聚拢起来的一批演员就倒霉了,他们衣食无着。
在这种情况下,郑证秋情急之中仓促上阵,自己编写了两个剧本,以新民社的名义在兰心大剧院演出。
不料演出效果非同一般。
&ldo;公演两天,场场满座,除去开支还债以外,还有余款可得&rdo;。
尝到甜头的郑证秋,由此改变初衷,将拍摄电影的想法全部抛到了脑后,开始专心于话剧演出。
看到原本打算拍电影而组建的演出团队却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赢得了高额的票房利润,新民公司的张时川等人便提出欲与郑证秋分享利润,但被郑证秋拒绝。
张时川等人不忿,以重金挖了新民社大部分社员,成立了民鸣社。
民鸣社成立以后,新民、民鸣两社之间为了争夺上海文明戏的演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竞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演员,二是争观众。
1914年年初,民鸣社搬迁至大新街中华大戏院,由于地点适中,剧院面积较大,设备较好,营业状况甚至超过了新民社,一举成为当时上海话剧演出的支柱。
郑证秋和张时川不同。
张时川是个精明的商人,什么赚钱,什么吸引观众,他们就演什么。
民鸣社演出的描述慈禧传奇一生以及暴露清宫宫廷内幕的《西太后》获得巨大成功,此后《西太后》一剧便成为民鸣社的压轴大戏和保留节目,一直常演不衰。
挖新民社人才、上演新民社编的剧目、请名人编剧、投合观众嗜好演弹词戏、宫闱戏、加演电影、降价、观剧中大奖……
在新民社与民鸣社的竞争中,民鸣社通过种种手段最终压制了新民社。
新民社在竞争中败北,只能离开上海,远走武汉。
说到底,郑证秋有些理想主义,他的财力和竞争手段比不上经润三、张时川等人,而他编剧的剧本又以正剧为主,不懂的抓住观众猎奇的心理。
此时新民社大权逐渐旁落于王伍恐、汪优幼之手,郑证秋无力支配,这为以后两社合并埋下了伏笔。
在新民社和民鸣社合并后,郑证秋心中不甘,带着人马回武汉仍以新民社的名义继续演出了近一年的时间,新民社才彻底结束。
之后郑证秋回到民鸣社,直到1917年民鸣社停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宅门奋斗记 重生八零:娇妻,有点甜 平九 威武小娘子 微扬念旧遇见你 蹉跎曲 她跌落神坛了[娱乐圈] 月上星 骸骨迷宫 武侠世界大冒险 娱乐圈之影帝的超宠甜妃 都市之我带神仙下副本 剑圣丹皇 他们的绚烂 撩个王爷么么哒 穿到异界做女神 疯犬与美人 清穿玛丽苏养成本纪 K星异客 医妃在上,摄政皇叔别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