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的确如此,第一批观众把观影心得和朋友分享,有些报刊从业人员回到报馆发稿子,评论这部电影,还有热情的青年人参与其中。
一时间,似乎整个上海滩都在谈论这部电影。
《上海假日》不仅讲述了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还是一部宣传上海风光的影片,而且都是正能量的宣传,没有任何抹黑的嫌疑。
上海市政府对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建议市民观看。
报纸上从各种角度分析评价这部电影。
有为其中稍纵即逝的爱情感叹的,有从&ldo;门当户对&rdo;这个主题来讨论当下的婚姻关系的,有从女主角的服饰来研究服装潮流的,还有对上海各大景点做介绍的。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其中的爱情观更为外国人所接受,在公共租界形成了一股观影热潮。
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每天安排三场《上海假日》的放映,但到了第三天,由于观众过多,他们不得不每天安排五场放映。
就算这样电影票也是供不应求。
按照一张贵宾票两元,普通票一元来算,第一天就卖出了一千五百元,到了第三天增加到五场后,更是卖到了三千元。
一周的时间收入就将近两万元。
以这种情况估算,《上海假日》最终可能会创造一个相当高的票房记录,超过十万银元。
除掉分给戏院的一部分外,林子轩和但杜予每人至少能够获得三万元以上,而他们拍摄的成本,加上后期打广告做宣传的花费,不超过八千元。
这就是在抢钱啊!
怪不得说电影是暴利行业呢。
《上海假日》的成本算是高的了,因为要搭设布景,设计服装,有不少大场面和需要大量的群众演员。
一般的国产电影都是随便找个院子拍摄,大多是二十分钟左右的短片。
主要的花费是胶片和演员的薪酬。
更早的是拍摄戏剧。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
著名京剧老生谭鑫陪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后来拍摄戏剧和文明戏,以舞台表演为主,把摄像机放在那里就行了,没什么大场面,不需要什么拍摄成本。
直到这两年中国电影拍摄才向着外国看齐,从室内剧走出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宅门奋斗记 K星异客 剑圣丹皇 医妃在上,摄政皇叔别缠我 撩个王爷么么哒 骸骨迷宫 威武小娘子 他们的绚烂 微扬念旧遇见你 重生八零:娇妻,有点甜 疯犬与美人 蹉跎曲 她跌落神坛了[娱乐圈] 都市之我带神仙下副本 穿到异界做女神 清穿玛丽苏养成本纪 娱乐圈之影帝的超宠甜妃 武侠世界大冒险 月上星 平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