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书屋

铅笔书屋>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 > 第80页(第1页)

第80页(第1页)

“且内廷织染局下有印染司,陛下可以先行让内廷试验一下这‘报纸’需求。”安临琛:“嗯?宫内的所有纸张都是自己做的?”麦冬:“那倒不是,织染局主要是做衣服的,纸张只是附带。通常宫内书写的纸张都是安徽宣州府进贡的宣纸。其他各类纸张也是出宫采买居多。并没有大批量生产。”纸张也算是民间使用非常频繁的东西,朝廷若是插手,少做点供自己用没什么,若是大范围制作,就有与民争利的由头让人攻击诟病了。“至于印刷术,现今都是活字印刷,不过版印、套印、彩印的手艺同样是主流存在。宫中藏书众多,同样有不少懂得这方面手艺的人。”前朝皇帝想求长生,经文抄本就没断过,印刷的人和物件都整齐的存放着呢。安临琛直击重点:“那现在都能生产些什么纸张?造价几何,速度如何?”据他所知,现代用来印刷报刊课本的纸张叫新闻纸。纸质松轻、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保证了油墨能较好地固着在纸面上。除却不宜长期存放,保存时间短,没什么缺点。但显然,这对于一份想要用来售卖的报纸来说,并不算缺点。他想要在这个时代找一份新闻纸的替代品。麦冬心声里小人挠头:“造价有贵有贱,速度很快,各地都有靠着纸张发家的大户。在臣看来,如今的制纸工艺挺成熟。”陛下这话问得没头没脑,他有点不明白圣上为什么会突然将话题跳到这里。不管哪里缺纸,宫里都不会缺。不过既然陛下问了,他老实作答就是。安临琛白了一眼:“仔细介绍,哪些地方有些什么纸?何种用途?”这回答跟没回答有什么区别?他就是想看看如今有没有和新闻纸类似的纸,在哪里出产。麦冬低头:“是,陛下。”他先是在脑袋里迅速过了一遍,才开口做介绍:“自宋起,文人们对于纸张需求就越来越大,那时的造纸业就已经很繁荣了,规模和产量都远超如今水平。”“皮、竹、草等均可用以造纸。分类挺多,容臣慢慢说。”“第一大类是布头笺,是用碎布制造的优质纸张,质地细腻,适合创作,这一类纸是大部分文人们常用的纸张,多产于蜀中地区。”“第二类是澄心堂纸做代表的各色贵重宣纸,据说澄心堂纸是唐时的李煜皇帝委托金陵特设局加工的。非常珍贵,至今依然算是纸中的贵族,是代表地位象征的纸张。”“接下来是小竹纸和各类金粉彩笺,小竹纸是较为普遍的纸张,备考的学子、诗人都爱用,多数来自闽南地区的竹纸产业。彩笺纸带色带香,防虫功效强劲,很受欢迎。造纸可是闽南地区的支柱产业呢。”“另外就是藏经纸,张以丝蚕为原料,用黄蘖汁进行染色,成品呈现金黄色,能抗虫蛀水渍,纸性坚韧。经打蜡后,纸张光滑有韧性,方便储存又非常防蛀,十分受欢迎。毕竟前、咳咳,楚朝当时佛教和道教盛行,这种藏经纸现在还剩很多。”“除了前面说的。日常里普通民众用麻草做的黄白麻沙纸多。富贵人家则用各类宣纸的多,譬如罗纹纸、棉连纸。还有些特殊的纸张比如竹制连七纸,观音纸,榜纸,大内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印金花五色笺,瓷青纸,吴中洒金纸,松江谭笺,泾县连四纸,高丽蚕茧纸等。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用途。”麦冬一口气说了一大串,逻辑清晰吐字轻快,安临琛脑子里立刻有了些大致概念。安临琛:“那印刷呢?”麦冬:“从科举复苏开始,各类书本、考卷的需求量急速增加。根据臣所知,最近的私刻的人家收入很不错。官刻也忙,寺刻倒是没什么动静。”安临琛:“寺刻?”麦冬迅速讲解了三者的区别。简单来说,大锦印刷业分三大类:官刻、私刻以及寺刻。官刻顾名思义,就是为官员、衙门府邸等制作,承印官方颁布的文书,和历史方面书籍;私刻则是各地书院私塾书坊书肆自家刻印、售卖书籍;寺刻是前朝皇帝专门授权给各个寺庙的,他们的各类经书道典都允许寺庙自刻。寺院的自刻书本叫做‘寺刻’?安临琛好好消化了一通,开始头疼。他之前真的不知道原来纸张还分这么多类别。那到底该用哪个做报纸的印刷载体?安临琛头疼了会儿,干脆摆烂,直接问起了麦冬。安临琛:“你觉得哪种纸张能用来印报纸,要大量售卖的。”麦冬:“陛下?自然是贵的便宜的都印一点。给人多点选择余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枯鸟  前妻她直接火葬场[重生]+番外  在柯学世界靠苟续命+番外  亲爱的,植物小 姐+番外  暴君败给了小皇后  吾妻甚妙  我带着星露谷物语在年代里重生了  新婚夜老公天天求抱抱  体弱皇子的王妃是将军+番外  男友是狗卷同学/狗卷同学不说话+番外  熊孩子管教指南[快穿]  和大佬协议交往后她真香了+番外  公主殿下的珍宝+番外  一见喜+番外  掌上娇娇/娇骨  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  余生是你,称心如意  逃生系统崩溃中/无限流:我把逃生直播间搞崩溃了+番外  【盗笔同人-瓶邪】那时,我们还年轻+番外  穷途客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