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节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作者:孟中得意

文案:

在费霓看来,房子要比爱情可靠得多。

要不是结婚才能分房,费霓决不会跟方穆扬结婚。

旁人不明就里,以为费霓选择方穆扬,是图他长得好看,毕竟他除了脸外一无所有。

后来方穆扬因画画暴得大名,他的父母也恢复待遇,人人皆夸费霓慧眼识珠,一早就看中了方穆扬的才华。

故事从七十年代开始。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对号入座。

内容标签:欢喜冤家业界精英

主角:费霓;方穆扬

一句话简介:睡上下铺的小夫妻

立意:忆苦思甜

第1章

但凡提前一年恢复高考,费霓有别的机会改变命运,她就不会跟方穆扬结婚。

费霓是家里第三个孩子,她打小身体不好,大哥二姐都惯着她,三个人分一个苹果,她一个人就要吃一半。

哥哥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插队去了内蒙,本来他可以顶替父母进厂的,但他舍不得两个妹妹吃苦,家里最多两个进厂名额,他得留给妹妹。

费霓的二姐顶替爸爸进了纺织二厂,过了两年,费霓顶替妈妈进了制帽厂做帽子。

费霓工作后,每月的工资粮票除了给家里交伙食费,剩下的都攒起来。

遇上认识的内蒙知青回乡探亲,她就把之前攒的钱和粮票拿出来,去商店买普通饼干,论斤买,分开装,一斤一个铁罐,罐子用做好的新衣服包着。

剩下的地方粮票也换成全国粮票,请人随饼干衣服一起给大哥捎过去,她还贴心地给大哥捎了新毛巾和香皂,让他洗脸用。

大哥每次来信,都说他能吃饱,不要再带饼干给他了,周围一堆饿死鬼,还不够分的;粮票也不要给他,他自己有饭辙;衣服更别寄了,一年也洗不了几回澡,好衣服纯属浪费。

大哥当知青的第六年,费霓的二姐结婚了,和纺织二厂的一个同事。

爸妈都没意见,只有费霓不同意,怕二姐嫁过去吃苦,姐夫是家中独子,父亲早年就没了,和一个瘫痪老娘住在筒子楼的一间小房。

二姐说有感情比什么都重要,费霓说感情是精神层面的事,她不和他结婚也可以一直想着他,但她的身体不能和瘫痪的老太太常年住在一间房。

费霓这套精神物质分离理论并没打动感情至上的二姐。

二姐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小妹隐藏在清纯面孔下的势利。

二姐还是和会计结了婚,费霓用她攒下的布票买了一块布料,那料子她一直想买又舍不得,如今她一狠心买了,和之前收藏的扣子做成了一件连衣裙和一件衬衫,作为二姐的新婚礼物。

原先一家五口挤在十几平米的筒子楼,一间房被隔成两间,费霓上了初中,家里就开始按性别分房间,她、二姐、妈妈住在里屋,爸爸和大哥住外屋。

大哥插队二姐结婚后,家里终于不那么拥挤。

父母心疼小女儿,把里间让给了她单独住,老两口住在外面。

厨房和厕所公用,去水房洗个衣服周围也是一堆人,在人群中沉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费霓被动学会了和人寒暄。

她最受不了的是菜籽油和猪油混合的味道,每次晚饭时间,这股味道都要从过道飘进来,钻进她的鼻子。

只有书能给她一些安慰。

书店卖的书也就那几种,她从收废品的老爷子那里淘来了大学课本,翻烂了以后就开始背词典。

英文词典和俄文词典,她甚至能从例句中找到趣味。

有一次,她竟从一堆废品里发现了莎士比亚。

看书是她唯一的乐趣,书里并没黄金屋,即使她从小到大从没考过第二名,但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就是没她的份。

天一亮,她还得在制帽厂日复一日地做同一个样式的帽子。

有时她想,还不如插队下乡,至少乡下很大,不会这么挤。

相邻小说
入骨  修仙不如跳舞  被召唤到异界的丧尸  重生之四次离婚  第二次青春  嫁给八零老男人[重生]  联盟之电竞艺术家  重生真的很淡定  河神  我家小竹马  再踏浊苍路  逆天反派:强吻后,没想到和师父恋爱这么甜  颠倒众生  全家惨死后,她重生暴虐前夫  清宫有毒  师兄  我在天道母胎里修炼过  曹魏  【日聖物語】曖昧戀人  废太子的失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