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94章 问话

日夜笙歌,通宵达旦,当东方的天空浮现一抹鱼肚白之时,驿站才慢慢安静下来,没过多久,几辆马车的蹄声,又打破了清晨的静谧,向四方驶去,留下串串铃声,把守坊门却有所准备的差役,自然不敢拦阻,纷纷放行礼送。

一阵喧嚣,坊间又恢复了安静,渐渐,居民、商旅、行人,纷纷涌进城中,坊间慢慢地热闹起来,然而,驿站周围,一如既往平静。

驿站房中,铜炉燃着名贵香料,淡白色的轻烟缕缕,半浮空中,瞬息即化,席间几人相对跪坐,却没有说话,只是仔细阅读者手中文章,时而赞赏,时而感叹。

“孟兄,如何?”

“深得古文之风,可惜稍欠风雅对称。”

“甚是。”

众人深以为然。

“年轻尚轻,又无专师指点,文章缺乏骈俪,也属正常。”

颜师友微笑说道:“加以练习,自然得以提高,然而文章之立意,非是常人所能想,值得称道。”

骈俪,指的是骈文,是六朝文学的结晶和主要特征,其骈偶丽藻的文笔,深得士人的喜欢,并加以推行,把骈文的写作推进到奏议、论说、公文、信札等各种作文的领域,要知道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发出所谓的古文运动,诗赋文章,仍然是骈体的天下。

两三百来年,尽管有人认识到骈文的弊病,就从政治功利的角度、用行政手段试图强行改革文体,但都没有成功,因为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都以骈文写对策,自然助长了骈俪文风的流行。

虞世南、颜师友几人,久居江南,受到南朝骈文的影响过深,已经成为积习,而且北朝文人之趋慕南朝文风,也是长期形成的风气,改革文体,堪比改风易俗,当然不是朝廷随意颁布几道政令就能成功的。

不过,尽管认为韩瑞的文章有所欠缺,但是深远的立意,还是让众人为之倾倒。

“的确,能诗善文,潜力非凡,犹如璞玉,若是不加以雕琢,令其散发光泽,就好比明珠蒙尘,让人惋惜。”

虞世南赞同道。

“虞公,韩瑞乃是扬州人士。”

颜师友突然强调。

虞世南点头笑道:“同属江南,本是一家。”

“虞公记差了,扬州属于淮南道。”

孟东明说道。

“某说的是古扬州,而非如今的江都。”

虞世南悠悠说道:“说起来,颜学政也并非扬州人士……”

要是比论清淡,身为南陈朝遗臣的虞世南,自然要高明几分,颜师友等人无语,互相观望,暗暗腹诽某人的厚颜无耻。

“虞公,能否看在同是南陈一脉的份上,高抬贵手。”

不像祖籍山东的颜师友,世代在扬州定居的孟东明开口了,分量自然不同,所谓的南陈一脉,指的是当年虞世南与孟东明曾经在陈朝出仕,也算是同僚,后来陈朝灭亡,虞世南归附隋朝,孟东明却选择归隐,人各有志,自然谈不上谁的选择比较正确。

然而,按照儒林贤士的评判标准,在一些江南士大夫的心目中,孟东明的德行,显然稍胜虞世南。

而今,明知孟东明并非故意让自己难堪,虞世南唯有苦笑道:“既然孟兄都这般说了,我岂敢不从。”

意识到自己的话里暗含讽刺,孟东明连忙揖身陪罪,心胸开阔的虞世南自然不会在意,笑了笑,摆手自嘲说道:“无妨,屡为亡国之臣,苟活至今,怎怕人讥笑。”

众人钦佩,颜师友笑道:“家祖先后仕于梁、齐、周,终于隋,掐算起来,亡国之数,更胜虞公。”

战乱初平的时代,从来没有腻臣的说话,不然细算起来,唐高祖李渊,何尝不是隋炀帝杨广的腻臣,说白了就是,而今的儒士,信奉的是孟子那句,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名言,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亡,其实不过是帝王美好的妄想罢了。

相邻小说
我有一个恐怖队友  江棠棠陆时晏免费读  朕的皇后有马甲(重生)  小富婆恋爱日记  系统之修仙录  美食外挂逼我狂撩大佬  天才相师在花都  万千星辉  六指女配进化论  娇女含羞  重生之皇后是青梅  魔王在路上  血族荣耀  嫁给渣女的未婚夫  亿万总裁专宠小甜妻  末世娇宠涅槃妻  霸总养了只貔貅精  我在求生节目里直播主宰海洋  辣手神医  无尽吞噬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