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2章 筹备酒楼

钟浩拥有了天然居三成股份以后,便迅速进入股东的角色,跟高家兄弟商量后,将天然居暂时关门歇业,让他们兄弟两个好好学习手艺,整顿后再重新开业。

中华厨艺,素来有“七分刀工三分热炒’,‘无刀不成菜’的说法!

一个合格的厨师,刀工是必要的基础。

想成为多好的厨师,便需练就多好的刀工!

好在高得富有大半年的基础,虽然做菜没学会,刀工倒是练出来了,起码钟浩觉得比他自己强。

钟浩虽然会做许多菜肴,但毕竟没有真正拿出时间去磨练过刀工。

刀工差不多了,还要练习掂勺。

炒菜时,掂勺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好在高得富腕力不小,钟浩让他用铁锅装上二斤小石子,每日坚持掂,掂了半个多月,他便基本掌握了掂勺的技巧。

当然,高得富掂勺所用得铁锅不是原先炖菜用的那种厚重的大铁锅,而是按照钟浩的要求,去铁匠铺打造的小一号的适合炒菜的薄铁锅。

那种炖菜用的厚重大铁锅,就是不装石子,高得富两只手也掂不起来。

如今天然居后厨的灶台上全都换成了这种适合炒菜的薄铁锅,灶台上也都加装了钟浩设计的风箱。

掂勺练好了,钟浩便开始教高得富做各种炒菜,这个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每种菜肴不同的下锅顺序、翻炒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菜肴的质量,只能按部就班的把自己会做的菜肴一样样教给高得富。

至于做烧酒倒是比较简单,天然居后院就有原先的酿酒作坊,高得利按照钟浩的要求,在后院又加盖了一间大房子,作蒸酒的作坊用。

钟浩专门嘱咐要用砖石垒就,这年代大部分是木结构的房屋,但这间屋子需要整天在里边点火蒸酒,钟浩还真怕失火。

蒸酒作坊盖好后,钟浩又指点高得利安置蒸锅、安装铜管和冷却用的水池。

等一切就绪后,钟浩发现酒楼的人手不够,又和高得利去城西的流民中挑了四个个少年做帮工伙计。

钟浩和高得利挑选的这四个少年,看上去都是老实本分的样子,而且都是洪灾中失去家人、无依无靠的孤儿。

高得利跟四个少年签得是十五年典身长契,四个少年自典自身,典卖于天然居为奴仆伙计。

如今大宋不支持蓄奴,即便大户人家的典买奴仆,最长期限也是十五年,大宋是不允许签死契的,典身契约到期之后,必须放奴仆自由。

高得利和四个少年的典身契约上写明的工钱很高。

其实钟浩本来是想签个雇佣契约的,但高得利却说签典身契对他们约束更大,毕竟主奴关系比雇佣关系约束力大些。

一个无依无靠的逃荒而来的孤儿,酒楼给他们活计干,有高工钱拿,还能学手艺,又有典身契约束缚,只要酒楼对他们好一点,他们便不太会生出别的想法,这样也更利于保护炒菜和烧酒的技术。

当然,一开始钟浩和高得利是不会让他们接触炒菜和蒸馏酒的,他们主要是在厨房帮忙做洗菜、择菜、烧火和酒坊初期酿造酒时投粮食、出酒糟等闲杂工作,这样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对炒菜和烧酒的技艺保密。

+++++++++++++++++++++++++++++++++++++++++++++++++++++++++++++++++++++++

这段时间冯氏每日早起出摊,中午饭点过后,才回到家中。

随着豆浆油条这种新吃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冯氏生意也越来越好。

冯氏把赚来得钱,除了留下备料和生活必需的,剩下的基本都给钟浩买了各种书籍和笔墨纸砚这些读书用品,殷殷期盼钟浩好好读书。

钟浩实在不想去读那些艰深晦涩的文言文,又怕被冯氏知道自己不想读书后伤心,所以都是每日去天然居指点一下便早早回家。

等中午饭点过后,冯氏和婉儿回家时,钟浩早已在院中习字了。

钟浩既想跟氏说说自己的打算,但又怕辜负了她的殷殷期盼,也就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拖着。

这段时间关坊长倒是来过钟浩家几次,看了钟浩写的字后,又是一番赞不绝口。

几次闲谈下来,对钟浩的见识颇为惊奇。

关坊长也是读书人,年轻时还曾考中过一次州里的解试,只是去东京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时,铩羽而归,以后便再没考中过解试。

相邻小说
在乱世江湖挂机修仙  [未穿今]超级大神  召唤之这个主公有点儿雕  重生之贤臣难为  (快穿)天亮以后  哥哥是女装大佬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温饱思赢欲  无限生死簿  不遇不聚  重生八零嫁给全军第一硬汉  能听到罪犯的心声,罪犯懵了!  爱我的人都是神经病  锦绣路(作者:梦箩)  九变  天赐福女之呆萌玲珑妻  辅助弱?我一个生命礼赞覆盖全球  木叶之这个日向不对劲  余心有碍(双重生)  全职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