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章

成都解放后,此时已入1950年了,我想做作家,不愿返校求学,也不愿参军到文工团(纪律太严)。

于是回到故乡金堂县城,在县学生联合会协助宣传工作。

后来又到金堂县淮口镇女子小学教书,近一个月。

那时候自学了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眼界顿开,立即照办,为了“和工农兵打成一片”

,志愿上山去教村小。

二十多天以后,因已在《川西日报》副刊上发表过演唱作品和短篇小说,引起了该副刊主编西戎同志(当时他是青年作家)的注意,在素昧生平的情况下,蒙他信任,来信约我去报社参加工作(当时都说参加革命)。

我便结束了五十天教师生活,到西戎那里报到去了。

看见我不是他所估计的一个老头儿而是一个小青年,他很满意,一直对我极好。

1951年,我编《川西农民报》副刊版兼时事版,同时发表了许多演唱宣传品,工作很努力。

还发表了与别人合写的中篇小说《牛角湾》。

该小说有严重缺点,在党报上受到十多篇文章的严厉的有益的但是未必中肯的批判。

由于有西戎关照,只批判到“企图以小资产阶级的面貌来改造现实”

,“将导致亡国亡党”

为止,没有再加码,没有把我当敌人看待。

写了一篇检讨文章公开发表,松松活活地我就过关了。

西戎不摆官架子与文架子,平易近人,带我下乡体验生活,与我合写东西,鼓励我,批评我,使我获益不浅,终身难忘。

在随后的思想改造运动中,我勇于批判自己的旧观念,并在思想上与地主阶级划清界限,努力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觉得自己大有进步,于1952年5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不久以后,调至四川省文联工作,做创作员,发表演唱作品、短篇小说、评论文章。

1953年我到大邑县三岔乡第七村体验生活,住村长家中,目睹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太平富庶与农民的快乐勤劳,至今不忘。

在那里写中篇小说与剧本,都不成功。

这年秋天又转移到新繁县禾登乡新民社体验生活,住社长家中。

第二年又在这里做普选工作,做粮食统购工作,同时写一些东西,也都不成功。

原因是自己缺少求实精神,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激烈斗争”

的套子去套量生活,主观主义地从概念出发,缘着教条瞎编故事,这样还能写出象样的东西来吗!

后来回省文联到《四川群众》做编辑工作,发表几个短篇小说,其中《窗》一篇稍好。

当时我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入迷,深受其影响。

在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运动中,我也写了两篇文章发表,无非是顺大流唱通调而已,毫无学术价值可言。

1955年在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运动中,我也写文章发表,并写宣讲提纲,多有强词夺理之处,歪曲了人家的本意,然后又把人家臭骂一顿。

在此谨向胡风同志致歉!

这年写诗《寄黄河》发表后稍有好评,乃努力写诗。

写组诗《在一个社里》发表后又稍有好评,便写诗愈勤。

此后才走上了写诗的轨道,仍做创作员。

几个月凑够了一本,交给重庆人民出版社。

第二年即1956年出版了,书名《农村夜曲》,现在读了很惭愧。

1956年早春去北京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眼界大开,诗思大涌。

会后被中国作家协会安排去采访先进生产者,并列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会后又求学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第三期),那是一个大出人才的学习斑。

美丽的北京给我以丰富的感情燃料,觉得到处都有诗。

相邻小说
六个他  极品皇妃  刀锋之先(马修·斯卡德系列之七)  暂坐  非常时期非常爱  科举兴家  云雾二十五  黑红梅方:北京风云十二年  和大佬假戏真做后爆红了  窥山  主播混过仙界  绝对不打你[绝地求生]  和魔王总裁结婚了  师妹她走火入魔  赘A的宠妻手册  我养的娇花一心求死  任正非正传  冰淇淋桶  捡了一只小奶狗  和我搅过姬的女主必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