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92章

而庄士敦也确曾帮助胡适等“反教”

1921年9月,胡适等与英美考察在华教会教育者一起吃饭。

在座的如庄士敦和曾经留美的颜任光、唐钺等“都是不赞成教会教育的,故讨论甚激烈”

胡适的主张是:“1教会的传教运动中之最有用的部分并不是基督教,乃是近世文明,如医学、学校、贫民窟居留,等等。

我们所希望的,乃是像罗克斐氏驻华医社[即协和医学院]的一种运动,专把近世教育的最高贡献给我们,不要含传教性质。

2但我们也承认传教运动的放弃在今日是做不到的,故退一步设想,希望你们能把现在这种散漫的、平凡的运动改作一种有组织的、集中的、尽善尽美的教育运动。

罗氏驻华医社的长处就在此。

若今后犹继续派出无数中下的庸才,送出散漫薄弱的捐款,设几个半旧不新的小学堂,——这种运动不如没有。”

下一年在与燕京大学教职员讨论“教会学校在中国教育制度上的位置”

时,胡适又“希望教会内部自行改良以应时势的需求”

,并具体提出四点:禁止小学中之宗教教育;废止一切学校之强迫的宗教仪节;与其教授神学,不如鼓励宗教史与比较宗教;传教的热心不当为用人之标准,当以才能学问为标准。

[37]

胡适提出这样的要求,等于是要教会白帮忙为中国发展教育。

这虽有些不近情理,但的确是胡适从1915年以来的一贯主张。

他内心深处对传教事业的这种抵拒,正是晚清以来“学战”

意识潜存的体现。

也许因为胡适在意识的层面本要扮演“外国传教士”

的社会角色,所以他对传教活动能“诱人”

之处也最警惕。

说到底,他不过是把他自己想当的那种“文化传教士”

的标准拿来要求真正的宗教传教士。

在胡适看来,大概最理想的情形是外国一边逐步主动地放弃特权,而中国一边致力于自身的改造建设,当两方面的努力都有成效且渐渐靠拢时,中外之局面就可以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妥善解决。

这看上去真有点像白日做梦,但的确是一向追求鱼与熊掌兼得的胡适的真实想法,最能体现他自谓的“不可药救的乐观”

由于两方面都不可能按胡适所希望的去做,首先是帝国主义一面决不会主动放弃其条约特权,何况即使他们不得不逐步放弃,其心目中的时间表也远跟不上中国激进化的程度,故胡适的设想当然不能实现;再加上胡适的确表现出激烈反传统的倾向,又常常公开反对民族主义,中国人自然更多地注意到他主张不反帝的一面。

实际上,前面说过,胡适不讲民族主义是因为中国国力弱,如果讲民族主义便为强国张目;他讲世界主义恰是要抑制欧西国家的弱肉强食主义。

同样,孙中山专讲民族主义,不讲世界主义也是因为中国弱,以为如果讲世界主义便为强国所用。

两人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关怀也是同样的。

区别在于孙看见民族主义的聚合力,而胡看见民族主义的破坏力。

从根本上,孙中山同样受中国传统的大同学说影响,他也不反对世界主义,只不过认为世界主义是下一阶段的事。

而胡适主张世界主义,是想越过民族主义而直接达到独立自主和国与国平等,其要想“毕其功于一役”

的心态又与孙中山同。

然而,如果从传播上言,胡适的信息就并未能完全传达到听众(包括孙中山)那里,不但绝大部分同时代人都不了解胡适不接受民族主义的真意,就是后来的研究者也很少注意及此。

这在写文章专以明白浅显出之,希望读者“跟着他走”

的胡适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悲哀。

而且,由于长期在口头上坚持对民族主义保持距离,渐渐地有时也真的以为自己是站在民族主义的对立面,更要找出民族主义的不足来维持自己心态的平衡。

相邻小说
都市御医  锯齿啮痕录  教主留情,饶阁主一命  公主她就不讲理[重生]  情敌他属性禁欲系  不想和你谈恋爱[快穿]  我用梦境泡神君  hp衔尾之蛇  过路危桥  恋上处女座后遗症  离云很近的地方  沧桑的大兴安岭  每天都在努力养猫  小岛夏夜  溺爱成瘾  军门豪宠:一恋成婚  伴读  心火  非如此不可  诡案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