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04章

玛哈维拉42岁时认为自己终于获得了精神启蒙,在余后的三十年中,他一直在宣讲自己所获得的精神洞察力。

他于公元前527年去世,当时已有很多弟子。

从某些方面来看,玛哈维拉的学说与佛教和印度教的学说非常相似。

耆那教徒认为当一个人的肉体死去时,他的灵魂并不一同死去,而是重新赐给某个其它生物(不一定是人)。

这种死后灵魂转生的学说是耆那教的思想基础之一。

耆那教徒也相信羯磨1──一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学说。

从一个人的灵魂里解除堆积起来的罪过的重负,从而使灵魂得到纯洁,是耆那教的一个主要目标。

玛哈维拉教导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解除肉体的快乐来实现,特别是耆那教徒应该实行严厉的苦行。

值得注意的是把自己饿死却被认为是值得赞扬的举动。

耆那教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特别强调不害2即非暴力学说。

耆那教徒着重指出不害不仅包括对人而且包括对动物的非暴力行为。

他们食素就是这种信念所带来的一个结果。

但是在对不害原则的贯彻执行上,虔诚的耆那教徒远远地超出了这一范围:毫不夸张地说,一位虔诚的耆那教徒不杀死一个苍蝇,也不在黑暗处吃东西,因为这样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吞下去,造成它的死亡。

事实上,一个十分虔诚而富裕的耆那教徒走路时要雇一个人在他前面扫路,这样他就不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或蠕虫踩死。

根据这样的信条当然就会推出耆那教徒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耕田。

事实上耆那教徒真的不去务农,就此而论,许多其它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也受到该宗教的禁忌。

耆那教十分典型地说明,宗教学说会多么强烈地影响一个全体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

耆那教徒虽然生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里,但是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事贸易和财务工作。

耆那教徒的宗教态度还使他们对勤劳进行奖赏,因此无怪乎耆那教徒是一个兴隆的团体,他们当中在印度从事脑力劳动和文艺事业的人按其数目来说占有很高的比例。

最初耆那教没有世袭制度。

但是由于不断地与印度教相互影响,耆那教内部也发展了一种世袭制──虽然远不如印度教那样偏激。

同样虽然玛哈维拉从未亲自谈过神,但是通过与印度教的接触,还是表现了对神的某种崇拜。

由于玛哈维拉没有著作,因此耆那教可能就不可避免地从印度教中吸收了某些成份,但是耆那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耆那教在道德上反对用动物作祭品,反对吃肉食,这似乎对印度教的习惯也有显著的影响。

而且耆那教的非暴力学说还不断地影响着印度的思想,甚至直到近代还是如此。

例如,甘地就强烈地受到耆那教哲学家世利玛维&iddot;拉伽强德拉(1867‐1900)学说的影响,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一代宗师,即一位精神导师。

耆那教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数非常众多的团体,今天在整个印度也只有二百六十万个教徒。

这听起来并未占世界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把2500多年间耆那教徒加起来计算,其数目是相当大的。

在评价玛哈维拉的影响时,耆那教对其教徒一生所产生巨大的、连续性的影响,甚至也许会比大多数别的宗教对其教徒的影响还要大。

注:

1羯磨;梵文kara的音译,意译为&ldo;业&rdo;或&ldo;办事&rdo;。

相邻小说
蝶梦人生  饿  豪门老男人是亲爹[穿书]  隆美尔传  穿成炮灰师尊后  陛下,臣要你  唯君所愿  穿成校草的绑定cp  自己被自己告白了怎么办[重生]  亲密杀手  欠了你什么,做梦都要我难过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  权宠(重生)  史上第一剑修[重生]  风影恋人  做明星真的不容易  穿到疯批奸臣黑化后他一心要杀我  穿成女主的陪嫁哥哥  宝贝,站住  蒙哥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