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5章

应该说,这些家书的最大的魅力在于诚恳。

曾国藩一生以&ldo;砺志&rdo;相标榜,在家书中,对待亲人,它的字里行间,更有一种真诚的热情在流露,其中,不夹杂着世间常见的虚伪和造作成分,这是最能感人的。

在家书中有许多篇是曾国藩劝勉其弟弟的,之所以能不引起对方的反感,恐怕就在于这个&ldo;砺志&rdo;上。

砺志必须&ldo;用世&rdo;,也即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

曾国藩和同乡好友刘蓉、郭嵩焘结为&ldo;湘乡三剑客&rdo;,互相勉励的事足以传为佳话。

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被顺利地点中翰林后,更加助长了锐意进取的精神。

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他的诗歌中,经常有抒发高远志向的篇章。

他自比李斯、陈平、诸葛亮等&ldo;布衣之相&rdo;,自信地表示:&ldo;莫言书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

&rdo;他在给亲友的信中,阐述得更为明确。

如在给刘蓉的信中写道:&ldo;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万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过其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乡党。

&rdo;在给弟弟们的信中也表示:&ldo;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rdo;也就是说,他要按着传统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来要求自己,以实现&ldo;澄清天下之志&rdo;的宏愿。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人生智慧

培养砺志精神,注重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礼记?大学》说:&ldo;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rdo;

古人认为,人都有向善的能力,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ldo;有德&rdo;的人,关键就在于能否进行道德修养;而&ldo;修身&rdo;乃是&ldo;齐家&rdo;、&ldo;治国&rdo;、&ldo;平天下&rdo;的基础。

因此古人把&ldo;德量涵养,躬行践履&rdo;本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

如果说,在古人看来人们的一切德行都是同他自身的道德修养分不开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美德,也是同古人注重&ldo;德量涵养,躬行践履&rdo;的美德紧密相联的。

&ldo;砺志自强&rdo;是道德修养的,也是其内在目标和精神动力之所在。

这里讲的&ldo;志&rdo;,也就是一种道德理想。

古人指出:&ldo;志当存高远&rdo;。

又说,&ldo;志高则品高,志下则品下&rdo;。

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道德之&ldo;志&rdo;,价值都是一样的。

同时,即使是高远之志,若只讲不做,徒托空言,并不能成为德行,只有躬行践履,高远之志才是一种美德。

这种美德所体现的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不倦追求。

所以从道德上讲,&ldo;砺志&rdo;实质上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自我超越的品性。

正是这种精神和品性,数千年来激励着我们的先人创造了伟大民族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一大批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志士仁人,因而也展示了我们民族无限的智慧、生机和活力,成为今天每一个炎黄子孙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历史依托和精神上的鞭策。

一个人立身处世创大事业,谁也无法意料是否会失败,成功的人固然有,失败的人也不少。

因此,一个磨练心性,提高道德修养的人,必须有木石一般坚定的意志。

志者,心之向也,气之帅也。

有志者,事竟成。

要在躬行践履也。

居贫穷而志不改,处危难而志弥坚,遇险阻而甘苦饴,报国复邦,建功立业,或闻鸡起舞,或卧薪尝胆,志存高远。

中国古代有&ldo;亚圣&rdo;之称的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一文中这样写道:&ldo;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仲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rdo;

相邻小说
家有儿女之我穿成了夏雪  锄奸  紫色菩提  [综英美]教你做人  大马士革陷阱  龙傲天,真香  奉纸橙婚幸孕生猛妻  您的随身四级包[电竞]  这个影后有点烦  异界遍地爆装备  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  初次爱你,为时不晚  穿成男配的朱砂痣  头号玩家  [兽人]我可是正经人  秘爱成婚  仇人太宠我怎么办  凤倾九重  看客  天生影帝[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