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76章

与寒山之生没有确定日期不一样,寒山之卒有着确定的日期,这个日期来源于天台民间。

自明代嘉靖年间起,张姓迁居于寒山隐居的寒石山脚下,村因其姓而名&ldo;张家桐&rdo;村(目前以陈姓为主),该村自其时起,世代相传,均以九月十七日(阴历)作为寒山的逝世日子,每年都设祭以纪念,至今如此。

虽说这种传说并没有可靠的文献记载,但是,在将寒山作为一种民间的宗教信仰形态的前提之下,这种世代相传的论点至少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

再者,寒山其名即是由&ldo;寒石山&rdo;而来,其晚年一直是隐居在该地,这也是一个不能不关注的问题。

因此,我们将寒山去世的日期定在九月十七日,聊备一说。

同时,依民间的说法,寒山是在明岩去世的,死后即葬在明岩。

此事释传灯的《天台山方外志》可以作为旁证,在其书中,传灯曾对寒山塔作了记载:&ldo;寒山塔,在寒岩寺右洞侧,寒山入灭,有梵僧杖锡黄金锁子骨,或问,对曰:&lso;吾拾菩萨舍利归西天耳!

&rso;&rdo;这表明寒山至死一直是在寒石山,未曾离开。

由此可见余嘉锡先生所论寒山于贞元九年(793)遇沩山灵祐后离开天台之不确。

寒山墓塔之位置,即在寒石山明岩洞右洞侧象鼻峰顶[2]。

二、寒山与天台

寒山为陕西咸阳人,这在寒山诗中是可以得到印证的,《寒山诗》中有言&ldo;游猎向平陵&rdo;(《寻思》一〇一)、&ldo;出入帝京里&rdo;(《董郎》一三七)以及&ldo;肠断忆咸京&rdo;(《去年》一八〇)等语,此处&ldo;平陵&rdo;即指汉昭帝墓,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ldo;帝京&rdo;即是长安;&ldo;咸京&rdo;,即指咸阳。

这两首诗是寒山对其早年生活的回忆,表明其早年生活的范围即在唐都长安、咸阳一带,咸阳在当时属于京兆府,此处以京兆咸阳作为寒山的出生地,比较切合寒山诗中所言情形。

而在安史之乱以后,寒山子离开了咸阳,辗转到了天台,最后归隐于天台寒石山。

这是对于寒山子生平大致轮廓的确定,而要对寒山子整个行迹进行考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第一,寒山子离开咸阳之后是不是直接就到了天台?

第二,寒山子到天台之后是不是直接去了寒石山?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寒山子在离开咸阳之后,经过了一个短暂的流落期(大概三四年)之后,大约于上元元年(760)来到天台。

这个短暂的流落期,寒山子先是到了荆州。

据《旧唐书&iddot;地理志》:&ldo;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乃置荆南节度使。

&rdo;又,《寒山诗》中有&ldo;送客琵琶谷,携琴鹦鹉洲&rdo;(《忆昔》一七八),其所言的&ldo;琵琶谷&rdo;即在今湖北郧县,处于汉江边上,离荆州很近;&ldo;鹦鹉洲&rdo;即在今湖北武汉汉阳鹦鹉湖。

《清一统志》载:&ldo;湖北武昌府,鹦鹉洲在江夏县西南二里,祢衡墓在鹦鹉洲,今沦于江。

&rdo;据此可以断定,安史之乱后,因长安一带混乱,两京很多士人均逃亡荆州一带,以避战乱,寒山子亦随之越秦岭,下汉水,走襄阳,至荆州。

在荆州,寒山子过着优游的生活,自称&ldo;山林人&rdo;(《元非》二八一),在荆州琵琶谷、鹦鹉洲一带,&ldo;乐山登万仞,爱水泛千舟&rdo;(《忆昔》一七八)。

这样的生活毕竟不能让寒山子完全静下心来,真正地做一个&ldo;山林人&rdo;,因为此时离寒山子科场失败的经历尚不远,寒山子依旧抱着儒家救世济民的思想,所以,在荆州的山隐生活大概过了一两年,寒山子也就厌倦了。

&ldo;元非隐逸士,自号山林人。

仕鲁蒙帻帛,且爱裹疏巾。

道有巢许操,耻为尧舜臣。

猕猴罩帽子,学人避风尘。

&rdo;(《元非》二八一)这里很直观地表现出了寒山思想的转变,原本有济世之志的寒山,不甘在荆州过着隐逸的生活。

&ldo;仕鲁&rdo;,意味在鲁地为官,据此推测寒山子或者曾经到过山东某地,做过一段时间的胥吏,从寒山子的思想演变而论,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故寒山子离开荆州之后,辗转到了山东,也担任了当地的一个胥吏,以求实现其政治上的抱负。

从仕之后的寒山方真正体会到官场的黑暗,而这是其无法忍受的。

相邻小说
重生之易经  慕瑶惜瑾  他定有过人之处  天才逆袭:最强炼器狂妃  今生只为  异世怡然  丑公子  我快死了  重生之问鼎仇城  男主他总装穷[穿书]  徒以江山聘  对不起,我不敢再爱你  朕有后宫三千万[全息]  闲情逸执  春华秋实  宿主他拒绝拯救任务对象[快穿]  穿书后,我被病娇男主盯上了  困在爱里面  万人迷反派总是被宠爱[快穿]  一田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