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2章

你这一问,人家就说:提出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不懂诗了,诗怎么可以问是不是,这是类现代的前现代的老掉牙的问题,现在已是后现代写作了。

《o档料》这诗虽然没有阅读价值,却有文本分析价值。

这世界上还真有这一路诗人与批评家,写出来作品不是给读者看的,而是专门给批评家做文本分析的。

八成外国的后现代写作都没有阅读价值,却有文本分析的价值。

如果这样了,那倒天晴了,咱也学学这路子,弄出一种写作方法,吸引几个喜欢文本分析的批评家,凑一台孤芳自赏的没准还能成为经典的后现代诗歌荒诞剧。

如果诗歌及文学照这路子发展,这有点大荒唐了吧。

现在与八十年代不同了,还搞先锋的人,已无法吸引听众了,于是他们就找几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关起门来自摸,还摸得挺有快感。

前几年,牟森在电影学院排了个实验剧《彼岸》,没几个人看。

后来开了一个讨论会,于坚啦、北大的张颐武啦……他们居然把这个戏吹到一种超越五四精神的高度,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种圈内人的自摸挺普遍的。

再比如,吴文光与他老婆文隽,弄现代舞,找几个又短又胖的熟人去跳,那些人没受过一点点舞蹈训练,连形体训练也没有,碍于脸熟的面子就去捧场,名为之现代舞。

还说现代舞、后现代舞就是谁都能跳。

王朔:我真不知道还有这一路子的艺术先锋。

老侠:其实,表面上看,有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分,但骨子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一样,都是赶时尚赶cháo头。

什么流行就扑什么,什么有利可图就干什么。

没有人肯持之以恒,没有人坚守原初的信念。

八十年代的文学界,一会儿是伤痕,一会是改革,一会是嬉皮士,一会儿是寻根,一会儿是诗歌热,一会儿是小说热,小说最火那阵子,许多搞理论的搞批评的都改写小说了。

我曾看过某一本刊物,居然就有批评家小说字号,好像是上海的一群中青年批评家的。

王朔:我看过一些。

老侠:写评论影响小,钱也自然就少,就去蹚小说的混水,没准一鸣惊人,就成了小说家。

这几年又出现了文人随笔热,大家就都写随笔,外国的、五四时期的随笔集出了一大堆。

王朔:我也赶着cháo头走,开始写随笔了。

这个月末我要出本随笔集。

老侠:一哄而起。

文人的随笔或小品文,与电视中晚会上的赵本山、黄宏、宋丹丹等人的小品的共同特点是媚俗,既媚主流,又媚大众口味。

王朔:前几年张承志那种壮怀激烈的媚俗风行一时,似乎他拒绝和抵抗大众文化,抵抗物欲横流,那悲壮与上断头台差不多。

看他的文字,让人想起《红岩》中的江姐。

老侠:但他的这种道义和勇气是装出来的,真正他不敢正视,反而只对大众文化壮怀激烈。

张承志的内心有一种对人的疯狂仇恨,说起话来咬牙切齿,推崇暴力,怀念红卫兵时代的横扫一切害人虫。

他的文字是嗜血的、仇恨的、暴力的,居然还能成为一时的热点,可见现在的人,心都不善,不光缺少正义感、宽容,连怜悯、同情都罕见。

除了自己的利益外,对一切都麻木不仁,至多是鲁迅笔下的看客。

王朔:我们打小就是吃枪药长大的,在阶级斗争中百炼成钢的,身边每天都是阶级敌人,不狠行吗?

老侠:大众也是冷血的。

顾城这个被社会捧为纯真诗人的杀人犯,过着贾平凹笔下的那种士大夫式的妻妾成群的生活。

他刚杀完人又自杀后,国内的媒体把他炒成浪漫的殉情的真正的诗人,有人还找来国内外历史上许多著名文人的自杀来论证顾城之死对中国文学文化的重要意义。

但很少有人为倒在他斧头之下的谢烨说句公道话。

刘湛秋这朵昨日黄花也跟着起哄,在三角关系中回忆往日的风流。

整个社会都在炒诗人之死。

太残忍了,太无耻了。

相邻小说
貔貅幼崽三岁半[穿书]  赖小姐与她的颜先生  佛系宠妃  动物凶猛  过把瘾就死  考骨纪之北疆生死契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爱情一直在经过  天问  重生之血腥荣耀  千万别把我当人  无上真魔  我有特殊的高冷技巧  念念难忘  重生之良缘错  我原来是个神经病  永恒圣王  吾家娇女  我在六个师兄面前咸鱼  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