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1章

果不其然,一周之后,即1月15日,高福源就带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返回了甘泉附近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

据高福源说,他在洛川不仅见到了王以哲,张学良也亲自驾机飞来与他谈话,谈话结果很让人感到兴奋。

因为不仅王以哲对于中共共同抗日的主张深表赞成,而且张学良也表示愿意亲自与中共方面的全权代表就共同抗日问题进行商谈。

张学良也会赞同联共抗日?彭德怀多少感到意外。

但彭德怀还是立即致电中共中央,说明了这一新的重要情况。

张学良是否真有诚意,这在毛泽东看来并特别不重要。

与国民党地方派系打交道多了,毛深知国民党内的矛盾是可以利用的。

还在瓦窑堡会议之后就建立反日统一战线问题所做的报告中,他就明确讲过,国民党里有&ldo;大狗小狗饱狗饿狗&rdo;的争斗,&ldo;这点争斗,这个缺口,这种矛盾,对于革命的人民却是有用的&rdo;。

不管张学良是为了保存实力或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来找中共,一旦与东北军实现全线停战,整个西北的局面就会改观,红军下一步东进山西就减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因此,毛泽东得到彭德怀电报后,立即回电提出:对张学良、王以哲应提出如下条件:一、全部军队停战,全力抗日讨蒋;二、目前各就原防互不攻击,互派代表商定停战办法;三、提议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要求张、王意见;四、请张、王表示目前东北军可能采取之抗日讨蒋最低限度之步骤(不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五、立即交换密码;六、欢迎王军长与彭德怀见面,目前派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周桓去洛川,编一适当密码带去,来回最好是十天以内。

与张学良、王以哲这样高层的国民党军事将领打交道,必须派经验丰富的交际里手,因此,人选问题颇费周折。

毛泽东反复考虑,又接连提出了伍修权、叶剑英、肖劲光等人选,但彭德怀都认为不适宜。

此时,恰逢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来到甘泉附近的方面军司令部,彭德怀当即提议&ldo;改派李克农随高福源去洛川&rdo;。

由此,引出了李克农与张学良、王以哲洛川谈判的重要一幕。

5、张学良对中共代表表示希望红军赴绥远抗日

1月16日,李克农随高福源前往洛川。

次日,即17日,王以哲通过电报通知了张学良,同时于当天晚上与李克农见了面,双方进行了初步的交谈。

这次谈话没有太多涉及实质性的问题,但气氛相当融洽。

李克农当天即通过王以哲军部的电台电告毛泽东和彭德怀称:王以哲对中共关于组织全国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表示同情,但一切需决定于张学良。

第二天,即18日,张学良打来电报,请王以哲转告李克农,他将于明后日亲到洛川与李克农晤谈。

李克农立即通过王以哲的电台,将这个消息通报给了中共中央。

鉴于两军正式接触已经开始,为促使谈判成功,毛泽东于20日明确指示彭德怀解除对甘泉包围,并要彭德怀迅速将这一消息通知李克农,以便转知张学良与王以哲,显示红军的诚意。

彭德怀当即下令为甘泉解围,同时于当晚用电报通知了王以哲,说明甘泉之围已解,并且正动员群众为城内守军运送所急需之柴草。

就在这一天晚上,张学良也亲自驾机飞来洛川,秘密与李克农面谈。

不过,关于这次会晤的情况,张学良后来在《忏悔录》中的说法与当时的文字记录多有不合。

张说:正当剿共失利,思想动摇之际,&ldo;甘泉自动解围,共匪表示不敌视东北军之诚意,王以哲来电言,共匪派来负责代表一人,到彼军部,请良亲为接见。

此时良记及昔年左文襄公收抚马化龙之故事,同时心中已早存有上述种种,遂飞洛川,会见该人,彼自称为李克农,良当时不悉李克农为共党中何等人物,谈判之下,所提之请,与后来共党所提之条件大致相似,良答复如彼等真诚,可以容纳转陈,但彼之地位,是否可能代表该党,表示怀疑,促其首领毛泽东、周恩来辈来见,彼答以共党所提诸事,曾经其全体表决者,如良诚信,彼可商请毛、周来见,彼立即北返&rdo;。

张学良在这里所说的左文襄公,是晚清陕甘总督左宗棠。

所谓左文襄公收抚马化龙事,是指1870年左宗棠重兵围攻甘肃反清回民武装马化龙部于金积堡,不战而降马化龙的事。

至于张学良在这里所说的李克农&ldo;所提之请&rdo;&ldo;与后来共党所提之条件大致相似&rdo;一句,说的是中共决心&ldo;重受蒋公领导&rdo;,&ldo;取消红军名称&rdo;,&ldo;接受点编集训&rdo;等等。

不难看出,《忏悔录》中所说的情况,与事实相差甚远。

李克农来洛川见张、王,明明是张学良方面的主动,如何就变成了李克农自行前来,王以哲&ldo;请良亲为接见&rdo;?李克农当时受彭德怀派遣来洛,张要见中共高级领导人,也只能是邀会彭德怀,如何会&ldo;促其首领毛泽东、周恩来辈来见?要知道,不要说张学良这时不了解中共领袖是些什么人,就是了解,周恩来这时也与此事完全没有关连,如何会想到请周来见?

同样,说张这时想当左宗棠,不战而降红军,也不合情理。

试想,当年左宗棠能够收抚马化龙,口舌之利固然有用,但若无清兵在军事上的强大优势,马化龙又如何会轻易归降?而连遭红军挫败的张学良,这时又有什么样的优势可利用呢?毛泽东一个月前写信给杨虎城时曾清楚地表示过对这位败军之将的轻视,信称:&ldo;敝军初到陕西,未遑宁处,聊一还击,即得枪四千余枝,俘虏五千余人,董英斌(即东北军第五十七军军长‐引者注)星夜逃还合水,敝人等近日函董谓,此仅对卖国将军(指张学良‐引者注)略施警告,劝其及早改图反蒋抗日,警告之不听,则其后患不堪设想。

&rdo;连遭败绩,被动已极,深恐再与红军作战的张学良,这时又如何会指望做左宗棠?

相邻小说
西安事变  叶底青梅  将军心上人  幸好,遇见你  [欢乐颂]老司机和软兔子  每天起床都能看到男朋友在保养  肉食系公主与草食系驸马  一级律师[星际]  虫族生活笔记  海上城池[基建]  重生后死对头还是死对头  抗日烽火映山红  超自然笔记  再见仲夏1  结束吧,见鬼的高温天气  强宠101次:宫少,别急  稳扎稳打——蒙哥马利  最后的致意  我姐天下第一好[快穿]  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