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5章

兰亭序下落之迷(2)

又一说:隋末,广州一位好事的僧人得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

这个僧人有三样宝物,非常珍惜的收藏着。

一是王羲之手书《兰亭序》,二是铜制神龟,三是铁制如意。

唐太宗知道后,他派去一个人,用欺骗的手段,从这位僧人手里弄到了《兰亭序》。

僧人失去《兰亭序》后说:&ldo;第一宝物没有了,其余的宝物还有什么会值得可爱收藏的呢?&rdo;于是用如意击石,打断了扔了;又将铜龟的一只脚摔坏了,从此不能行走。

这一种说法可能是第一种说法的误传。

无论如何,这两种说法都承认是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

然而,唐太宗千辛万苦得到的《兰亭序》是否是王羲之的真迹却得到了后人的怀疑。

1965年5月22日起,《光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写的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文中的王兴之是王羲之的堂兄弟,谢鲲是晋朝宰相谢安的伯父,二人的墓志都是用隶书写成,和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一样,他推断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并经多方考证,认为《兰亭序》后半部分有悲观论调,不符合当时的思想,从而确认《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而是王羲之第七代孙永兴寺和尚智永所&ldo;依托&rdo;,即冒名王羲之的伪作。

他还进一步提出,&ldo;现存王羲之的草书,是否都是王羲之的真迹,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rdo;郭沫若此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和极大关注。

南京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贴摹本也足以证明楷书字体在当时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认为《兰亭序》&ldo;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rdo;。

1998年8月17日,在南京东郊与王羲之同代的东晋名臣高崧墓中,出土了两件楷体墓志。

另外,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发现的30多件同时期墓碑上,不仅有隶书,还有行楷、隶楷,说明当时多种书体并存。

1999年在南京举行的关于《兰亭序》的学术研讨会上,依然存在各种不同意见。

看来这样的学术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只不过在书法界的多数人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仍持传统观点罢了。

虽然后人对于《兰亭序》存有真伪之争。

可当年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却是一致的看法。

那么,唐太宗死后,《兰亭序》又流落何处呢?

唐太宗临死前,他嘱咐儿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把《兰亭序》放进他的棺材。

李治遵命,用玉匣装着《兰亭序》藏在了唐太宗的坟墓昭陵里。

唐末五代的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史籍记载:&ldo;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rdo;,李世民的昭陵自然难以幸免,由于昭陵修筑异常坚固,他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了75丈长的墓道,进入地宫,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样。

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正寝东西两厢各有一座石床,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

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

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

相邻小说
囚徒所向  过分依赖  呼唤雨  穿成农女,我拥有了锦鲤好运  诈尸  专业白莲花小能手gl  早安!三国打工人  铜钱龛世  鬼网三之窥仙记 [剑三]  皇叔  朕不行,朕不可  知足常乐[快穿]  墟空之城  历史密码2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  我靠写文成为娱乐圈顶流  (影视同人)两处寒  军少的异能教官妻  燃雪听春  大帝的挑刺日常  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