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4章

韩侂胄大怒,鼓动宋宁宗下诏,称杨宏中等人&ldo;妄乱上书,扇摇国是,各送五百里外编管&rdo;。

但负责起草诏书的中书舍人邓驿拒不草诏,说:&ldo;自建太学以来,上书言事者无时无之。

累朝仁圣相继,天覆海涵,不加之罪,甚者押归本贯或他州,听读而已。

绍熙间,有布衣俞古上书狂悖,若以指斥之罪坐之,诚不为过。

太上皇帝始者震怒,降旨编管,已而臣僚论奏,竟从宽典。

陛下今日编管杨宏中等六名,……睿断过严,人情震骇。

所有录黄(皇帝的意旨),臣未敢书行。

&rdo;宋宁宗与韩侂胄不得不将&ldo;编管&rdo;改为&ldo;听读&rdo;。

六名太学生虽被&ldo;听读&rdo;,但公道自在人心,天下士子已将他们誉为&ldo;庆元六君子&rdo;。

苏辙&ldo;诽谤&rdo;皇帝而受到优容,尚可以说体现了宋仁宗生性之仁厚,不过宋光宗与宋宁宗这对皇帝,显然就谈不上仁厚了,太学生俞古与&ldo;庆元六君子&rdo;之所以敢&ldo;放胆妄言&rdo;,而且能够逃过严厉的惩处,首先乃是得益于宋朝确立下来的不加罪于言事者的祖制。

相传宋太祖在太庙立下誓约,要求赵氏君主&ldo;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rdo;,&ldo;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rdo;。

言者无罪,从此成为宋朝的一个惯例。

宋神宗年间,苏轼说:&ldo;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争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宋朝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

&rdo;

其次,假设赵宋皇帝一意孤行,必欲加罪于言事之人,在程序上也难以通过,因为按宋朝的权力构架,中书舍人可以拒绝起草不合祖制的诏书,台谏官也可以将他们认为不当的诏书追缴回来。

皇权受到制度性的制衡。

更重要的是,这套保护言事者的制度又养成了一种&ldo;言者无忌&rdo;的风气,&ldo;一时风俗之好尚,为士者喜言时政&rdo;。

制度可能会变成死物,风气则是活的制度。

制度或可以一夜之间变更,风气则难以挑战。

这样,不管是宋光宗、宋宁宗,还是权臣韩侂胄,如果想从重治罪&ldo;妄乱上书&rdo;的太学生,则不但违背祖宗法,而且在程序上会受到抵制,而且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总之,执法的成本非常高。

事实上,韩侂胄对极力反对他的&ldo;庆元六君子&rdo;非常痛恨,&ldo;欲斩其为首者&rdo;,但到底还是&ldo;不敢杀士,故欲以计杀之&rdo;。

所谓&ldo;以计杀之&rdo;,就是将六君子发配到远恶州郡&ldo;编管&rdo;,使他们老死于穷山恶水间。

不过最终还是&ldo;编管&rdo;不成,只能改为处罚极轻的&ldo;听读&rdo;。

韩侂胄当政之时,诬道学为&ldo;伪学&rdo;,制造&ldo;庆元党禁&rdo;,压制异论,是宋代言论管制最严厉的时期之一。

即便如此,韩侂胄亦不敢(也不能)禁绝议论。

庆元二年(1196年),太学生敖器之在京城的城墙上贴了一首诗‐‐那时候的城墙、宫墙、楼壁,就如网络时代的bbs,上面有许多议论时政的&ldo;题壁诗&rdo;,类似于今日的帖子‐‐其中两句写道:&ldo;九原若见韩忠献,休说渠家末代孙。

相邻小说
花花公子霍公子  乙游女主只想攻略村民乙  完美失控  荣耀王座[快穿]  螺旋状垂训  蜜婚  吻得太逼真  他说他很穷  完全犯罪需要几只猫  浩然如烟  室友对他的酒后行为一无所知  最后一个阴阳师  该死的爱续篇:王双唯与聂闻涛  默默没没  刺心三部曲  穿成炮灰的未来丈夫[穿书]  玫瑰,白色,红色。+浓情蜜意  谢总英年早婚  清穿之齐妃  眼泪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