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8章

当然也不能说从宋朝开始,所有的官衙都不修缮。

修衙之事,还是见诸史志。

但总的来说,宋代官员对修衙极不热心,即便是非要修衙,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再三强调原来的官廨破败不堪,非修不可,又申明在修建过程中并无扰民之事。

也有地方官为了修衙,将自己的俸禄或财产捐献出来,作为经费,或者接受民间富民、士绅的个人捐助。

这倒是政策允许的。

事实上,古代不少地方官都有捐出薪水修整官廨的记录,苏轼修缮杭州州衙,便捐出自己的&ldo;公使钱&rdo;五百贯。

公使钱,是宋朝财政拨给地方长官的特别费,由地方长官自主支配,主要用于公务接待。

那古代王朝为什么要严格限制地方官府修缮官廨呢?首先是因为,传统社会的政府一直是一个&ldo;小政府&rdo;,财政规模非常有限,通常不设专门的修衙经费。

苏轼想修整杭州衙门,只能一次次向朝廷申请拨款。

清代则规定,地方官想修建衙署,一概由官员自掏腰包,从他们的养廉银中分期扣款,这种情况下,哪个官员愿意吃饱撑的去修官衙?

其次,旧时修衙,难免要劳民伤财,招募或征调民力。

在宋代,科配民力,政府是需要按照市场人力价格支付工资的,但地方政府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又免不了会出现&ldo;有司失职,往往不给价直&rdo;的情况,给地方百姓造成沉重负担,也埋下社会隐患,而这,又是与&ldo;恤民&rdo;的传统执政理念相违背的,也是开明的执政者所不乐见的。

最后一点更值得特别指出来,在旧时朝廷的工程立项与预算日程表中,修衙通常被列为&ldo;不急之务&rdo;,远远排在其他公共工程的后面。

如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宋廷&ldo;诏京城内外除修造仓场、库务、店务、课利舍屋外,自宫殿、园苑以至百司廨舍、寺观等,并权停。

过七年取旨&rdo;。

即暂停京城一切官廨的修建,七年后再说,因为政府要优先建设仓场(贮存粮食的仓库)、库务(国库)、店务(公租房)、课利舍屋(税所)等公共项目。

还有学者从民国时汇编的《明代建筑大事年表》中统计出,明朝开国之后,洪武期间三十一年,各地新建和重修学校674所,而同一时期才修衙26所;到了宣德朝,官廨才大规模兴建,但也只是修了55所,而同期各地兴建或重修学校则有159所。

旧时&ldo;官不修衙&rdo;的惯例虽有种种弊端,比如可能导致地方官产生因循苟且、得过且过的习气,像杭州官衙那样破败到时刻有倒塌的危险,更是&ldo;不正常&rdo;。

但&ldo;官不修衙&rdo;背后那种体恤民财、民力,以及将教育预算排在修衙项目之前的传统执政理念,毫无疑问属于永不过时的普遍价值。

还是来重温一遍宋仁宗的那句话吧‐‐&ldo;因我如此冷落,故得渠如此快活。

我若为渠,渠便冷落矣。

&rdo;

官邸制:现代的,也是传统的

相邻小说
穿成炮灰的未来丈夫[穿书]  荣耀王座[快穿]  清穿之齐妃  浩然如烟  眼泪干了  吻得太逼真  玫瑰,白色,红色。+浓情蜜意  他说他很穷  乙游女主只想攻略村民乙  完美失控  螺旋状垂训  该死的爱续篇:王双唯与聂闻涛  室友对他的酒后行为一无所知  花花公子霍公子  最后一个阴阳师  刺心三部曲  蜜婚  默默没没  完全犯罪需要几只猫  谢总英年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