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章

&ldo;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rdo;,是这段话的主题词。

&ldo;圣人常无心&rdo;,&ldo;圣人皆孩之&rdo;,类似意见,在儒学中也可以看到。

这是一种论个人修养,可以回归&ldo;真人&rdo;境界的描述;论政治治理,就是对恪守&ldo;无为而治&rdo;也即&ldo;自发秩序原理&rdo;境界的描述。

有必要做个注:&ldo;无为而治&rdo;是儒学话语,四字就在《论语》中。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中描述了人的精神的三种状态:负重的骆驼、沙漠的雄主、无怀的赤子。

一般人们都注意于&ldo;沙漠的雄主&rdo;这一阶段,以为这类&ldo;超人&rdo;的境界乃是尼采讲述的主题。

但这是一种激进时代需要的&ldo;误读&rdo;。

&ldo;超人&rdo;也即&ldo;沙漠的雄主&rdo;,作为人类文明推进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尼采所标榜的最高境界,在尼采看来,最高的境界是&ldo;无怀的赤子&rdo;,也即纯任自然的婴孩。

这才是尼采欣赏并理解的人类愿景。

《老子》在尼采之先,已经多次言说了这个境界。

《老子》中至少五次论及这个主题:&ldo;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rdo;,&ldo;专气致柔,能婴儿乎?&rdo;&ldo;我独泊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rdo;,&ldo;含德之厚,比于赤子&rdo;,&ldo;圣人皆孩之&rdo;。

李贽&ldo;童心&rdo;说,与老子和尼采的论说也颇接近。

在俄罗斯一些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在称赞一个作家或思想家的时候,往往把他比之于&ldo;孩子&rdo;,如托尔斯泰就被人说很像一个孩子。

孩子的状态,是一种无心为善、无心为恶的状态。

以这种心态、境界主持天下,则:无论士庶善与不善,我要善;无论士庶信与不信,我要信。

儒学主张邦国领袖与政府,必须行仁政、有诚信。

这两大指标,不得借口士庶&ldo;素质&rdo;太差而移易。

士庶&ldo;素质&rdo;差不差不可知,领袖&ldo;素质&rdo;差不差则一望而知。

且士庶大众,良莠不齐,有善有不善,有信有不信;试图一揽子解决士庶全部向善、全部守信,这个念头本身就是狂妄的,因此是&ldo;不善&rdo;的,也是做不到的,因此是&ldo;不信&rdo;的。

士庶善,我才善;士庶信,我才信。

这是驵侩交易‐‐你给我半斤,我给你八两(老秤),而不是人君治理‐‐恪守圣贤价值理念,不摇摆、不飘移,更不因外界&ldo;不善&rdo;&ldo;不信&rdo;,&ldo;皆注其耳目&rdo;而变更。

当年丘吉尔为大不列颠立下泼天大功,英国士庶&ldo;不善&rdo;&ldo;不信&rdo;,而且&ldo;皆注其耳目&rdo;‐‐就想追求更美好生活‐‐全然不顾这位大英雄的昔日荣耀,但丘吉尔并不因此而改变致力于英国自由事业的初心。

太宗赵炅,以他&ldo;读老&rdo;、读佛、读圣贤书,且日读三卷《太平御览》的知识积累和思想资源,觉悟到这个&ldo;君道&rdo;,与丘吉尔有逻辑上的相通处。

这不是寻常君主可以达致的境界。

寇准&ldo;令帝复坐&rdo;

名相寇准,是一个&ldo;刚猛威断&rdo;的人物。

&ldo;澶渊之盟&rdo;,几乎就是他逼着真宗赵恒御驾亲征的结果。

他对太宗也有&ldo;刚猛威断&rdo;的记录。

一次奏事,说来说去,太宗不听他的,越说意见越不合,太宗一怒站起,拂袖要走。

相邻小说
人一走,爱开始  两生缘  水晶瓶塞的秘密  每天都在混吃等死  菩提诺  娘亲寻夫记  兴奋直到死  碎玉投珠  惹不起的鬼神大人!  芳菲记/重生之盛宠  试婚老公,用点力!/你好,墨先生  心肝  一夜之间当妈了  三千水  南北南北  抛弃渣攻后我和影帝he了  被前男友的弟弟缠上怎么办/有病  无路可退  恶棍总裁  火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