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7章

佛教盛行如此之晚,故译经在中国文学上发生影响也更晚。

四五世纪的中国文学可说是没有受佛经的影响,因为偶然采用一两个佛书的名词不算是文学影响。

佛教文学在中国文学上发生影响是在六世纪以后。

综计译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至少有三项:

(1)在中国文学最浮靡又最不自然的时期,在中国散文与韵文都走到骈偶滥套的路上的时期,佛教的译经起来,维祇难,竺法护,鸠摩罗什诸位大师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遂造成一种文学新体。

这种白话文体虽然不曾充分影响当时的文人,甚至于不曾影响当时的和尚,然而宗教经典的尊严究竟抬高了白话文体的地位,留下无数文学种子在唐以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佛寺禅门遂成为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

这是一大贡献。

(2)佛教的文学最富于想象力,虽然不免不近情理的幻蛆”

的滥调,然而对于那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却有很大的解放作用。

我们差不多可以说,中国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是印度的文学影响的产儿。

这是二大贡献。

(3)印度的文学往往注重形式上的布局与结构。

《普曜经》《佛本行赞》《佛本行经》都是伟大的长篇故事,不用说了。

其余经典也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式。

《须赖经》一类,便是小说体的作品。

《维摩诘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都是半小说体,半戏剧体的作品。

这种悬空结构的文学体裁,都是古中国没有的;他们的输入,与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佛经的散文与偈体夹杂并用,这也与后来的文学体裁有关系。

这种文学体裁上的贡献是三大贡献但这几种影响都不是在短时期能产生的,也不是专靠译经就能收效的。

我们看那译经最盛的时期(三〇〇—五〇〇),中国文学的形式与风格都不表显一点翻译文学的势力。

不但如此,那时代的和尚们作的文学,除了译经以外,都是模仿中国文士的骈偶文体。

一部《弘明集》,两部《高僧传》,都是铁证。

《弘明集》都是论辨的文字,两部《僧传》都是传记的文字,然而他们都中了骈文滥调的流毒,所以说理往往不分明,记事往往不正确。

直到唐代,余毒未歇。

故我们可以说,佛经的文学不曾影响到六朝诗文人,也不曾影响到当时的和尚:我们只看见和尚文学的文士化,而不看见文人文学的和尚化。

但五世纪以下,佛教徒倡行了三种宣传教旨的方法:(1)是经文的“转读”

,(2)是“梵呗”

的歌唱,(3)是“唱导”

的制度。

据我的意思,这三种宣传法门便是把佛教文学传到民间去的路子,也便是产生民间佛教文学的来源。

慧皎的《高僧传》分十科,而第九科为“经师”

,即读经与念呗两类的名师;第十科为“唱导”

,即唱导的名家。

道宣作《续高僧传》,也分十科,其第十科为“杂科声德”

,包括这三类的名家。

单看这两传的分类,便可明白这三种宣教方法的重要了。

相邻小说
蔡澜谈友  被宠爱的神明  玉卿嫂  寂寞的单身汉+躲在暗处的女人(妙探奇案系列)  活人禁地/午夜惊魂  七十年代富三代  连环谋杀  我的一个世纪  被读心后这手分不掉了  不及皇叔貌美  禁止投喂灵魂宝石[综英美]  重生事件簿  恶魔黏上小女佣  当爱情遇上科学家  毒宠狂妃:陛下,温柔点  六零河山沟一家人  这婚他离定了  迷惘的梦  爵士乐群英谱  有缘千里去抢亲[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