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3章

在义利之争中,自然人性的问题是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人有没有自然的物欲本性?人的物欲应不应该得到满足?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权利是应该得到尊重,还是必须屈从于天命神德而被扼杀?春秋战国之际勃发的民本思潮和人文意识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由义利之争而深入到关于人性的探讨。

这种探讨、研究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肯定逐利的合理性,每个人都有为满足物欲而追求物利的正当权力,这是天经地义的,&ldo;民之所欲,天必从之&rdo;。

义是以利为本的,&ldo;义以生利,利以丰民&rdo;。

墨子更明确地指出,求利就是行义,&ldo;义,利也&rdo;,&ldo;利,所得而喜也&rdo;。

其次,开始认识到个人之小利和天下之利的关系,人性的社会属性问题被提到争辩的日程上。

很多思想家都强调不能以个人之利去害天下之利,所以义是天下之利,&ldo;夫义者利之足也,……废义则利不立&rdo;。

墨子强调&ldo;兼相爱,交相利&rdo;就是为了达到天下共利。

老子面对持强欺弱,以富劫贫,盗国贼民,人相争夺,两极分化的社会状况,愤慨地指出,这种状况是有违&ldo;损有余而补不足&rdo;的天之道,因为&ldo;天之道利而不害&rdo;,所以&ldo;圣人之道为而不争&rdo;。

老子认为,只有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才能&ldo;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rdo;,达到天下共利。

其三,开始认识到,追求天下共利,是基于人类的自然属性与权利的平等,由此导向&ldo;夫民,神之主也&rdo;,&ldo;神……依人而行&rdo;的民本思想就是必然的。

尊重人的物欲本性的合理,是民本思想的支点,民是它的基本内容,政治上的主导作用是被现实的物质利益所决定的。

孔子虽然&ldo;罕言利&rdo;,更多的是强调克己复礼,强调以&ldo;其道&rdo;得富贵,去贫贱,但孔子关于社会秩序的基本思想,&ldo;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个安&rdo;,却正是基于&ldo;性相近,习相远&rdo;的天下共安、共利的博爱思想。

虽然孔子反复强调人的自然物欲、本性必需服从礼的秩序、规范,但孔子提倡的&ldo;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rdo;的&ldo;爱人&rdo;原则却又是基于人性的人道主义。

春秋战国之际人的异化的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注意,诗经的变风变雅之作,老子、孔子、墨子对社会腐败、黑暗的揭露和批判,使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自然成了社会思潮讨论的热门课题。

仁作为一个中心观念开始确立,据侯外庐考证,从周代世王表,东周无王名仁,看来,推察&ldo;仁&rdo;字出现至晚在东周后期,至早在齐桓公建立霸业以后。

仁字从人从二,为两人相亲相爱之义。

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关系,既有人的自然本性的性善、性恶之影响,又有后天复杂的社会环境的综合干扰。

义利问题夹杂着人性问题,成为时代之争,这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其一,&ldo;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rdo;的民本主义被社会普遍承认和接受,这样关于民的物欲、利益的问题不仅被思想家们所重视,而且也成为统治者治国方略的出发点。

其二,新兴的社会阶级小农、工匠、商人、上他们直接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要求维护自己的利益,功利主义的倾向显然加重。

其三,社会贫富不均,为富不仁的社会状况刺激着人们的思想,物欲人性,义利先后轻重的问题自然引人注目。

当时的显学儒墨对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义利之辩。

孔子所说的&ldo;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rdo;的利,更多的是和个人之利相联系。

孔子是用社会之义务来排斥个人之利益。

孔子&ldo;罕言利&rdo;,他认为义就是排除利害关系的社会义务,道德的至善就是道德原则的自身,所谓&ldo;仁者安仁&rdo;,&ldo;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义之与比。

&rdo;也就是说,孔子的义不仅排斥利,而且也不以任何事物为目的,义本身就是目的,就是最高的善。

针对孔子的这种观点,墨子系统阐发了关于义利的认识。

首先,墨子肯定了个人之利存在的合理性,然后说明个人之利只有在天下共利中才会实现。

墨子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主张就是为了富民安国这一具体目的。

只有民富国安,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欲望才有其实现的可能。

相邻小说
万人嫌系统到点就下班  形影  喵星恋人  神秘Boss,请节制  怨灵公寓  全职大天王  我,大陆最强剑士  诡城缉灵  重生暴力女学霸  协议结婚对象的白月光二次分化后  论一个黑粉的自我修养  穿书之星际珍宝  超幻想大爆炸  我的安眠药先生  医者之爱  我家酒馆通万界  军少凶猛:盛宠纯情小娇妻  掌门人不高兴  最佳影星  被亲手抛弃的疯批年下盯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