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章

在犹太大屠杀研究的更广泛的背景下,本书不应该被简单地置于一个功能主义‐意向论的层面。

本书偏离了这种理论模式,该模式在近年的大屠杀历史学研究领域内被模糊化了,被归为另一种专门抨击&ldo;犯罪者‐受害人‐旁观者&rdo;坐标的研究范畴,&ldo;直到最近才得到学界一定的注意&rdo;。

12但这本书也证明了,这些范畴的界限都是模糊不明的,它提醒我们,大屠杀过程中的每一个片段都有其独特的情景动力学(situationaldynaics)。

这一点并非无关紧要,因为它意味着,在每一个片段情节中,其场景中的不同演员都会做出许多特定的、独立的判断,他们对剧情的走向和结果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我认为,在这方面,还有更多深入的研究能证明耶德瓦布内的悲剧并不是个案。

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设想,如果那些&ldo;演员&rdo;当时做出了不一样的抉择,那么更多的欧洲犹太人就有可能在战争中幸存。

然而,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上,本书却是一本很典型的关于大屠杀的书。

因为不像有关其他问题的历史研究,关于大屠杀,我的结论是开放式的。

换言之,读者在结束阅读时,恐怕不会得到知识获取上的满足感;我在完成写作时,也同样没有这种感觉。

写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无法对自己说出&ldo;嗯,我现在能理解了&rdo;这样的话,我想我的读者也不会。

当然,在写书的过程中,你必须做出阐述和分析,就好像你有可能理解一样,还要在书中囊括一些一般性的、解释性的史料内容。

但我认为,在故事的结尾我们必须提出疑问‐‐这样如何?那样如何?‐‐这是深入这个题材之骨髓的特质。

同样,在直面大屠杀时,能缓解我们的不安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提出这些似乎永无穷尽的问题,如此我们才能继续寻求答案。

因此,大屠杀实则是人类从其经验中吸取教训的一个,而绝非终点。

我们永远也不会&ldo;理解&rdo;大屠杀为何会发生,但我们必须明白,它的前因后果牵动着历史。

在这个意义上,大屠杀已然成了一起揭示现代情感的功能性事件,也将永远是反映人之境况的重要议题。

注释

1海达&iddot;科瓦莉(hedaargolikovály,1919‐2010),捷克作家、译者,出生于布拉格。

1944年与父母一同遭纳粹逮捕、关押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她的父母被送入了毒气室,而她则被转送往他处做苦工。

科瓦莉著有回忆录《在一颗残酷的六芒星下:1941‐1968年在布拉格的生活》(underacruelstar–alifeprague1941–1968)等。

‐‐译者注(后文中所有页下注皆为译者注,不再另做说明。

事件梗概

相邻小说
念灭魔无人  重生之返程者  大清棋局:明亡清兴卷  偏执依赖  重生之朝阳  极品透视  可是他叫我宝贝诶  极帝风云  午夜花园之极限惊悚  走眼  我和‘假’学渣谈起了恋爱  冷煞总裁:宠溺你到时间的尽头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  变O后废物美人逆袭了[娱乐圈]  反正闲着没事,写本小说  爸爸生病了  珠宝商与龙  三流明星的自我修养  这个男主我可以[穿书]  放纵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