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0章

鲁迅对于海婴的养育,他对于孩子的态度,其实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上海的儿童》等篇章中都有鲜明的表达。

他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育孩子只有两种方法: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不管,在家里是霸王,到了外面立刻毫无能力;另一种是终日给以冷遇、呵斥甚至打,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傀儡,父母却美其名曰&ldo;听话&rdo;,自以为教育成功,待到将来到外面,则如暂出樊笼的小鸟,绝不会飞鸣、跳跃……鲁迅疾切地指出:顽劣与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

‐‐这与鲁迅、与五四一代人的&ldo;非孝&rdo;、改造国民性的主张一脉相承。

&ldo;五四&rdo;的成果之一就是儿童的发现,从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考虑&ldo;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rdo;,读梁启超给他的孩子们的信,读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就会发现:中国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新型父亲。

鲁迅与自己儿子生命的重合期,只有短短的七年。

这实在是太遗憾了。

鲁迅在遗嘱里有一段是给海婴的:&ldo;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rdo;这约束是严厉的,但也未尝不是给儿子的一种解放。

海婴后来学的、干的是技术,离文坛远远的。

我因编辑《鲁迅全集》和《新文学史料》接触海婴先生,已是90年代中期了。

第一次见面,看他又瘦又高,有点儿意外‐‐因为鲁迅先生个子不高嘛,当时就想他是继承了母亲许广平的基因。

那时的海婴先生背有点弯,头发银白,戴副眼镜,讲话声音亮又有点软,蔼然一长者,老知识分子。

他去世后,有人写文章回忆他在80年代还骑摩托车上街,也比较早的自己开汽车,倒是潇洒得像个公子了。

现在报刊喜谈民国往事,谈&ldo;民国四公子&rdo;都是谁谁谁。

一般而言,所谓公子,一要有显赫的出身,二是自己也要做张做致弄出些事迹,流传一堆佳话。

海婴做&ldo;公子&rdo;的时间不长,后来他是长在红旗下的新中国的青年,当然不会做什么&ldo;公子&rdo;,&ldo;公子&rdo;这名号,破&ldo;四旧&rdo;早破掉了。

但他作为鲁迅之子,一生罩在巨大的光环下,是无疑的。

他70岁时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鲁迅和我70年。

自然,鲁迅是巨大的存在,有的人死了,他是永生的,不论海婴活到70岁还是80岁,那巨大的光环一直会罩着他。

回想与海婴先生的若干交往,他表现出特别愉快、兴致也高的两次,一是他写作《鲁迅和我七十年》书稿快要杀青的时候,一是他举办摄影展前后,也许他认为,写书和摄影是他靠个人努力取得的成绩,沾父亲的光不大,因此喜悦。

哪里去避暑

避暑,据说也是舶来品。

中国读书人讲究&ldo;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do;,可以算是旅行的概念,不是避暑。

有了殖民地,有了外国租界,之后,&ldo;避暑&rdo;的概念才渐渐地传进来。

由南到北,庐山、莫干山、青岛、北戴河……到了夏季,都是外国人云集的避暑胜地。

有一家别发印书馆,是1870年由英商在上海创办,主营外文书籍,营业对象主要是外国人。

每年夏季,这家印书馆就在外国人较为集中的避暑胜地如莫干山、庐山、北戴河等地设立临时分销处,生意很不错。

有一本国人自办的英文杂志《天下》(1935年‐1941年),就是交由别发印书馆发行,在国内各大城市以及海外获得了广泛的读者群。

吴经熊、温源宁、林语堂、姚克等都参与过编辑并撰稿,该杂志内容涉及中国文学、艺术、哲学乃至一切文化思想领域。

比如介绍老子、孔子,翻译《边城》、《雷雨》等等,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一战结束,中国也算是&ldo;战胜国&rdo;,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一般公园游艺场所不敢再立块&ldo;华人与狗不得入内&rdo;的牌子,于是国人也时常逛逛公园了。

最不爱游山玩水的鲁迅,也时常与友人约在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喝茶、谈事情,恋爱时期,兴致高,一个人微醺中还逛了白塔寺;并不像后来住在上海,萧红等一班文学青年拉他去公园,怎么也拉不动,他还说公园没什么可逛的,格局都一式:进门一条甬道,栽着杨柳之类,再往前走走,左边一假山,右边一个水泡子……让萧红、许广平没办法。

而萧红、萧军在哈尔滨时,和一帮文艺圈子里的青年人,喜欢逛道里公园,或者到松花江上划小船,游泳。

萧军浪里白条,萧红露个脑袋假装游泳‐‐两只胳臂撑着江底沙在爬。

那时在江上游玩的人,多是旅居哈尔滨的&ldo;老毛子&rdo;、&ldo;大鼻子&rdo;(哈尔滨人称呼白俄及外国人)。

他们随着中东铁路的延展,深入东北。

原先,萧红的故乡‐‐呼兰小城,比哈尔滨开埠早,住有外国人,建有外国教堂,后来因为修建中东铁路,水道开阔的松花江比呼兰河更便于运输重型钢铁,于是就像现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开发区,呼兰旁边的哈尔滨渐渐热闹起来,满街走着外国人,比较所谓&ldo;国际化&rdo;了。

但要说到避暑,那还是只有在华的外国人以及高等华人享受得起。

老舍在青岛做事,见过也写过当时青岛海滨避暑的盛况‐‐海,山,岛,洋房、礁石、白浪花、帆船、泳装、浴衣、太平圈(游泳圈),海里一起一浮,水沫、人头、肩膀、尖叫声;一群男孩子用沙子埋一个小女孩,只露一个头了,尖叫着&ldo;别!别!&rdo;几个女学生唧唧笑着走过去了,赤腿,高底鞋,露着整个的褐色脊背,红的嘴鼓动着口香糖;一个美国大兵搂着两个妓女在海岸上跳,臂上有蓝色刺青;胖妇人的脸红得像太阳,腿有大殿柱子粗,下了海居然能浮起来了;瘦的中国人,胸窄,套着太平圈,立在岸上,不敢下海;走来一家子,四五个小孩,都提着小铁桶,妇人40多岁,是&ldo;改组脚&rdo;,踵印在沙上特别深,两位姑娘,一位50多的男子,披着绣龙的浴袍‐‐退职军官……这一印象派式的海滨避暑盛况,可谓热闹吧。

相邻小说
我脑子里有个世界  媳妇,处对象吗?  一莫踏平天  当白月光觉醒事业心后  三国赤子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我找个对象容易吗?  玉离伤  最强妖孽兵王  八零军婚美娇娘  八零甜宠小娇妻[古穿今]  潘汉年在上海  霸宠甜甜圈:夜少,别乱撩  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  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将  呆王溺爱萌妃不乖  穿到20年后成了300栋楼包租婆  蹭出个综艺男神  戒不掉,忘不了  浅然情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