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6章

1. 徒刑犯

被投入号称&ldo;死亡之家&rdo;的西伯利亚监狱,课以强制劳动。

一定期间(一至八年)受改正犯待遇。

如成为模范犯人,可到狱外住宿,与家人同居。

2. 强制迁居犯

服刑十年后成为自由犯,获得西伯利亚土地,永远不能返回故乡。

3. 放遂犯

流浪者和行政上受放逐处分的人。

刑满后可返回故乡。

为了押送这些犯人,在各地驻扎有正规军队。

在每个宿营监狱(&ldo;旅店&rdo;)分别驻有由一名军官、二三名军士和四十名士兵组成的押送队(每隔三十二至六十四公里设一&ldo;旅店&rdo;,距离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ldo;半旅店&rso;的小宿舍)。

囚犯抱着重约二公斤的脚镣,徒步而行。

美国人凯南(原美联社记者)一八六五年从旧金山启程,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上岸,沿堪察加半岛北上,在北极地区过冬,乘雪橇穿越西伯利亚,总行程约八千公里。

一八八五年他再度访问西伯利亚,于一八九一年出版了《西伯利亚及其流刑制度》一书。

他写到:&ldo;实际情况远比我想像的残酷,远比我叙述的恶劣。

&rdo;这证明西伯利亚确是黑暗的地方,与前述契诃夫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俄国,流刑这一用语最早起源于伊凡雷帝(一五四三年-一五八四年)的敕令。

从这一事实也可看出,流刑是随同西伯利亚的历史一道开始的。

在以后的年代,西伯利亚各地发现了矿山,这些被流放的犯人便被大量地用来从事劳动。

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人中,不仅包括政治犯、农奴等,还包括通过战争俘获的俘虏与一般居民。

因此,流放与战争和革命等有着很深的因缘。

例如:

1. 在北方战争[译者注:北方战争(一七○○-一七二一)又称俄瑞(典)战争,以俄军大败瑞(典)军而告终。

]中吃了败仗而被俄国俘获的瑞典军队的俘虏。

这些人中出现了著名的探险家、研究家,他们对开发西伯利亚做出了贡献。

2. 一七六○年,地主取得了以&ldo;殖民&rdo;名义将自己所占有的农奴送往西伯利亚的权利。

把在一七七三至一七七五年大规模农民战争中所获得的农奴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相邻小说
步步高升  墨镜与淡妆  重生军嫂攻略  宠冠六宫:帝王的娇蛮皇妃  我怀了太子的孩子  总裁有萌宝:妈咪,劫个婚!  死者的箴言  懒贵妃  闲云公子  穿书七十年代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  随古  白骨道宫  悍妃当道:皇上,来接驾!  大力公主在民国  六道至神  血瞳修罗  烈火的召唤  海底大西洋城的秘密:亚特兰蒂斯  猎杀鬼子兵  重生之祸国医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