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89章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清朝乾嘉时期之所以能够破纪录地第一次靠有限的土地养活了过亿的人口,一是受益于摊丁入亩的国策,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对从海外引进的高产作物的推广。

在《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段不是守株待兔地等着生物学和农学的历史飞跃而是尽可能地在农作物品种上做文章。

可惜武安国(或作者)没有想到这一点。

另外,明初的粮食问题尚不突出,因为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并不激化。

那时候农业建设还没有从战乱所造成的破坏中完全恢复,这本来是在农业上以大手笔推动变革的一个天赐良机。

武安国之所以错过了这个时机,不是因为他不清楚农业的重要性而是因为他更急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以期尽快地改变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地开展工商业的大跃进,这么做在局部地区在短时期内还可是行的,这跟我国现今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模式相似。

但是社会的整体发展将越来越滞后于个别地区的突飞猛进,如此的发展模式显然是畸形的发展模式,长此以往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从农业的问题上还可以看出,作者在书中提出来供读者思考的问题决不仅限于我们已经解决了的&ldo;历史问题&rdo;,还包括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正面临的问题。

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更加严重。

书写到现在这个问题还一直被掩盖着。

怀柔及北平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过热很可能会引发农荒。

因为工业的起步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工商业必然跟农业争夺劳动力。

又因为丰厚利益的驱使,城市必然跟农村争夺人口。

北平府‐‐按作者的说法其人口本来是不够稠密的‐‐但作者巧妙地用移民和战俘缓和了这个矛盾,但矛盾并没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矛盾早晚有一天会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明初全国的人口都很少,人口危机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缓解的,要使全国的人口翻番至少要20几年的时间吧。

到了那一天,政府将采取什么手段处理这个问题呢?效法英国的圈地运动吗?中国跟英国的情况很不一样,不能寄希望于从海外(日、朝和东南亚沿海)获得足够的粮食。

因为当时明的周边地区的农业都没有发达到有足够富余用于出口,所以明在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现今的中国因为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口激增,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几年出现负增长,粮食能否自给的问题非常严峻。

对《明》那个时代而言,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将意味着灭顶之灾的降临。

(二)重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和交通、通讯。

武安国深知重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命脉,所以他发展工业首先从采矿、冶炼和机械制造入手。

先不说重工业的起步有没有可能象书中描述的那么快,就说重工业的效益吧。

重工业是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的投入的,而且不能象轻工业和手工业那样立竿见影,很快地把投入转变成财富。

武安国的对策是攀上军工做靠山。

没错,这确实是一条捷径,就跟现代中国建国初期在东北和各大城市建立重工业基地的做法类似,以军品为核心,以军品带动民品。

相邻小说
大佬怀蛋后我暴露了  兵天血地  最强大帝  救命!我竟然渣了师尊  祸水姬  亲一下,命给你  重生种田之小蔓  嗜血的权杖  子孙又在哭坟了  圣骨传  极情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脑电波恋人  和仙尊的百年之痒  晋时归  两个地球的角斗  情话小白脸  老人战争  宅男崛起1935  万事如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