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6章

弘光使团陈洪范致吴三桂信。

陈洪范,时任左都督,弘光朝组成以左懋第为首的北京使团,陈洪范、马绍愉副之。

此信系使团渡过淮河前,陈洪范写给吴三桂的,意在沟通。

信中&ldo;清朝仗义助兵,复为先帝发丧成礼,莫非老亲台精忠感动也&rdo;一句,表明了明朝的官方态度。

弘光使团马绍愉致吴三桂信。

马绍愉,太仆寺少卿,弘光使团副使。

此信除感戴清朝、称赞吴三桂与陈洪范信同,还提到要与满清&ldo;两家一家,同心杀灭逆贼,共享太平&rdo;。

古时,国家&ldo;主权&rdo;概念,既不强烈,也不精密。

申包胥的行为,置诸今日,非落个乞求外国势力干涉本国内政的骂名,古人却目为忠义救国之举,垂范后代,流芳千古。

这就是为何吴三桂洞开国门、导异国之军入境这样一幅图景,在我们和明人那里唤起的联想会大相径庭。

我们所想到的,大概是《地道战》&ldo;鬼子进村&rdo;中胖翻译官一类形象,古人脑海浮现的却是昼夜哭于秦庭的申包胥。

假如只是多尔衮把吴三桂比附于申包胥,我们不妨嗤之以鼻,只当他巧舌如簧。

问题在于,明朝人士持有完全相同的评价:吴三桂一武臣耳。

至割父子之亲,甘狄之俗,反仇作援,辱身报主,卒挫狂锋,逐凶逆,此申包胥复楚之举也。

[8]

申包胥典故,是中国话语,不是满清话语,多尔衮不过是鹦鹉学舌,他了解这种话语在中国的正面性和有效性。

而他对中国思维的理解,颇中鹄的。

关于吴三桂邀清兵击退李自成,明朝果然解读为申包胥第二,是救国的忠臣,而非叛国的逆臣。

他这一形象的终结,将一直等到顺治后期率军进攻云贵等地,尤其是在缅甸亲手俘获永历皇帝朱由榔的那一刻。

甲申五月二十八日,弘光登基当月,明朝决定晋平西伯吴三桂为蓟国公,&ldo;给诰劵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

&rdo;[9]

六月二十三日(1644年8月7日),朱由崧就与满清关系及交涉等,召对内阁成员,共讨论了七件事,第二件便有关吴三桂,对他引清军入关给出四字评语:&ldo;仗义购虏&rdo;。

[10]&ldo;购&rdo;,通&ldo;媾&rdo;,即讲和、和解之意。

这四个字,可以视为官方对吴三桂问题的正式结论。

它不单给予吴三桂本人以完全肯定(&ldo;仗义&rdo;),同时以一个&ldo;购&rdo;字,追认和确认吴与满清的合作,符合朝廷的意愿。

稍后,朝廷向北京派出高级使团,使命之一,正是当面嘉奖吴三桂。

总之,退回明朝语境,吴三桂头上非但没有&ldo;卖国贼&rdo;帽子,反倒顶着&ldo;忠义&rdo;的光环。

他的汉奸地位是以后形成的,是历史话语转换中重新叙述的结果。

这个例子说明,在不同时代,历史视阈之别可能判若云泥。

相邻小说
燃情予你  航空崛起  随身带着女神皇  侯门宦妻  三宫魔典  爷爷,你关注的UP主结婚啦  妖精都是科举路上的绊脚石  [综漫]搞事鹤的日常  魔鬼反派正确攻略方式  红尘醉挽柔情  我以为我是女主  马瑞芳讲聊斋  危险美人  津门女记者  吴三桂新传  北京往事  佛教十五题  名动河山  修仙高手护花记  老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