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4章

其文真伪不得而知,但上述对明朝政治的评论,却颇中鹄的。

周钟降附经过,《平寇志》述说最详:庶吉士周钟,寓王百户家,百户约同死,钟未应。

同官史可程、朱积、吴尔壎等并诣钟,邀入朝。

百户挽钟带,不听出,绝带而行。

[50]

由于周钟名气太大,对于他的归顺,闯军很有喜出望外之感:金星至,见钟呼曰:&ldo;此周介生先生乎?&rdo;命作《士见危致命论》,即荐之自成。

钟欣然自得,每夸牛老师知遇。

[51]

牛金星的仰慕,使周钟有特殊优待。

降附诸官,一律只准骑驴,独周钟&ldo;扬扬然乘马&rdo;,&ldo;屡过大行梓宫前,挥鞭不顾,同辈皆腹诽之。

&rdo;《明季北略》的描述也是如此:贼中深慕其名,呼为周先生,《劝进表》实出其人,逢人便夸&ldo;牛老师极为叹赏&rdo;……同馆多含涕忍耻,几幸生还,惟钟扬扬得意,乘马拜客,屡过梓宫,挥鞭不顾,一时辈中犹腹诽之。

[52]

闯军西去后,周钟潜回故乡,很快以&ldo;从逆案&rdo;首恶被捕,乙酉年四月初九处死。

[53]

如果说普遍的屈膝投降对明朝是种挫败,那么,众多&ldo;声气&rdo;明星、&ldo;名节&rdo;大腕卷入其中,则是更严厉的一击。

计六奇就周钟事件评论说:三十年雄踞文坛,联属声气,一旦名节扫地,书林选刻,刊落名字,文章一道,尚可信乎?[54]

这个评论,不单适用于周钟,也适用于整个明朝的意识形态。

明朝,以伦常为标榜,后五十年光阴几乎尽耗于名节比拼,然而却这样收尾。

&ldo;文章一道,尚可信乎?&rdo;的确是这么个问题。

那些道德文章,难道竟是废纸不成?

倘若以为搞政治运动乃是我们当代专利,明末的人将很难同意。

北京发生的事情南传之后,很多地方不约而同掀起批判与声讨的怒潮。

其过程,与我们熟知的当代政治运动如出一辙。

先是口诛笔伐,发表大字报(当时的名称是&ldo;檄&rdo;),举行控诉集会;随之出现打砸抢烧,冲击、捣毁被批判对象的府宅或祠堂,甚至演为骚乱;最后,由官方成立专案组,对各涉嫌人员审查其罪行,做出处理,公布决定。

在弘光朝,这个过程历时两月,从五月初一直持续到七月方见出眉目。

所以如此,只能到明代意识形态中找原因。

投降现象,历代都有,以往却并未就此酿成群众运动。

那是因为,各朝从未像明朝这样发起长期的伦理竞赛,政教一体地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其次,明代知识精英的组织化趋向更是重要基础,砥砺名节不光是个人思想修养的磨练,还通过结社方式发展成&ldo;人盯人&rdo;的互相提携与监督的集体义务,如复社初立,张溥为之订盟约:&ldo;毋非圣书,毋违老成人,毋矜己长,毋形彼短,毋巧言乱政,毋干进辱身。

嗣今以往,犯者小用谏,大则摈。

既布天下,皆遵而守之。

&rdo;[55]于是,一人之逆不复只关系其本人,也被视为组织之耻,而群起攻之。

这种情形下,伦理始终置于很高的高度,保持着紧张状态,随时准备战斗与还击;眼下,国难之际居然发生如此严重的道德危机,则势将有干柴烈火的反应。

我们从以下反应可窥出这种趋势:&ldo;京师陷,江南人士谓学濂必死国难。

相邻小说
马瑞芳讲聊斋  红尘醉挽柔情  侯门宦妻  危险美人  爷爷,你关注的UP主结婚啦  三宫魔典  妖精都是科举路上的绊脚石  津门女记者  我以为我是女主  老铁手  北京往事  航空崛起  修仙高手护花记  燃情予你  [综漫]搞事鹤的日常  佛教十五题  魔鬼反派正确攻略方式  吴三桂新传  名动河山  随身带着女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