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6章

什么叫人才?

这就叫人才!

能通过这种考试的人完全可以称之为出类拔萃、凤毛麟角!

由于吏部考试的门槛相当高,所以科举及第之后,屡试不中的人比比皆是。

譬如以&ldo;文起八代之衰&rdo;著称的大文豪韩愈,科举及第后,三试吏部不中,十年犹然布衣。

而这样的人绝非少数,有唐一代,进士及第后整整二十年都未能通过吏部考试、长期不能入仕为官的,也大有人在。

唐代科考之严,于此可见一斑。

正因为如此严格,它才能为国家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从贞观时代起,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就不断上升:唐太宗时期为34,唐高宗时期为25,武则天时期为50;及至中晚唐,宰相中进士出身者的比例更是高达80%以上,如武宗时期80,宣宗时期87,懿宗时期81。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二)科举制的生命力

一个国家的官员选拔制度,如果套用西方学者的话来说,可以视为是一种&ldo;社会上层的再生产&rdo;。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ldo;任何社会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上层的再生产。

&rdo;)

那么,在古代中国,对于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广大寒门庶族而言,能够切实获得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能够以自由竞争的方式公开参与一个社会的&ldo;上层再生产&rdo;,其意义显然是非同小可的。

&ldo;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rdo;的平民理想,从贞观时代起就有了一种制度化的保障,在以后一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更是表现为随处可见的现实。

随着唐代科举制的确立、完善和全面实行,寒门庶族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通过努力跻身于社会上层,进入了帝国的权力中枢,甚至官拜尚书、宰相。

比如高宗时代的宰相李义府就是一个寒门出身、&ldo;家代无名&rdo;的人,他在贞观年间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以后,担心家世贫寒,难以跻身高位,因而赋诗表达自己的忧虑,其中一句是:&ldo;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rdo;唐太宗李世民听到后,当即表了一个态,打消了李义府的顾虑。

李世民说:&ldo;吾将全树借汝,岂惟一枝!

&rdo;(《隋唐嘉话》)

后来,李义府果然仕途通达,位列宰辅。

自贞观之后,像李义府这种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入仕,最终官居宰相、位极人臣者已经不胜枚举。

据两《唐书》列传所载,终唐一代,寒门庶族出身而拜相者共有一百四十二人,其中不入传者尚有多名,实际数字当不止此。

而相应时期高门世族出身的拜相者,只有一百二十五人,已经低于前者。

相邻小说
匪途  帝国第一宠:顾少,宠上天!  死亡推演  诸天仗剑行  我在都市修个仙  原始黑科技  末代灵主  艺伎浮世绘  失却之主  你是我的竹马  快穿之我有特殊的工作技巧  孤王寡女  异世界怪谈 [无限]  纸扎店之闲人免进  闪电凶神:曼施坦因  乱世英雄之闯荡三国  宠夫令  被绿茶盯上后我险些注孤生  黑化老公和儿子终于找到了重生的我  名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