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80章

前述王僧虔『解音律』,刘宋末年,他认为当时『朝廷礼乐多违正典,民间竞造新声杂曲』,上表请求改正乐典,提出『世有等差,无故不可去乐;理有攸序,长幼不可共闻』的原则,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整饬朝野声乐(《南齐书&iddot;王僧虔传》)。

这实际上不利于音乐的发展。

王僧虔懂音乐,但过多地把音乐当作政治教化工具,而不懂得它的娱乐性。

王僧虔思想上刻板,然而毕竟是南朝的士人,不像后来读书人的道学气,他也能跳舞。

齐高祖在华林园开晚宴,请大臣应命弹琴、唱歌,王僧虔也遵命弹琴,看来他也有表演水平。

尚书左仆射王充『晓音乐,习歌舞』(《南史&iddot;王充传》)。

王、谢族人能歌善舞,首先在于他们懂得和爱好音乐。

司徒谢安『性好音乐』,弟弟谢万死了,应守丧礼,十年不听音乐,但到晚年,虽同样有期亲之丧,照常令家伎演唱,好友中书令王坦之不以为然,写信要他遵守亲亲之道,不要听音乐了,谢安回信,说他听乐是『自娱』,对于『崇世教』,是不屑去做的(《晋书&iddot;王坦之传》)。

由于谢安的带头,『衣冠效之』(《晋书&iddot;谢安传》),丧中听乐就成了社会风俗。

王、谢家族文艺修养的形成,有其社会和自身的原因。

第一,王、谢二族重视文化教育。

在朝廷,于战乱频仍之时提倡教育,培养贵胄子弟,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东晋创建之时,晋元帝尚未正式即位,录尚书事王导就因军旅不息,学校停办,上书要求遵循西晋的典制,选择教师,恢复学校教育,令朝臣子弟入学就读(《晋书&iddot;王导传》)。

当淝水之战前后,尚书令谢石也因学校遭破坏,『上疏请兴复国学,以训胄子』,同时要求在州郡普遍兴建学校(《晋书&iddot;谢石传》)。

在家族,强调文化传家,抓紧子弟的文化教育,重文轻武。

刘宋时王僧虔写诫子书,说有的人贵为三公,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相反布衣寒素之人,卿相倒很尊敬他。

有的父子贵贱悬殊,兄弟名声大相径庭。

何以会贵而不闻,贫而名显呢?何以父子兄弟地位迥异呢?原因就在读不读书(《南齐书&iddot;王僧虔传》)。

王僧虔是令儿子读书的,诸子王慈、王泰、王志各有所长。

他的诫子书,比较系统地说明读书的作用和王氏的治学传统。

王筠认为有文化,代代有文章传世,是王氏的家风,故而要求子弟『仰观堂构,思各努力』(《南史&iddot;王筠传》)。

只有认识到家庭传统,加以继承,才是合格的王氏家族成员。

王导的长子王悦,『弱冠有高名』,青年时就侍讲东宫,可见有学问,王导很喜欢他(《晋书》卷六十五)。

王导次子王恬,『少好武』,不受王氏家族的重视,王导更是见他『便有怒色』,而见他哥哥『辄喜』。

家庭与社会环境逼着王恬改变习性,晚年好交结士人,『多技艺,善奕棋,为中兴第一』。

第二,社会上层和王、谢二族均重视文学艺术。

宋齐梁陈的皇帝和帝胄,相当一部分人文化水平很高,而且颇具有文学艺术细胞,富有这方面的成果。

相邻小说
诛国  凤本为上  尸王追妻:末日禁域女王  星海领主  再渣一次就从善  将血  鱼跃沧海  邪王霸宠:妖妃,放肆撩!  明末大英雄  武器和战争的演变  十拿九吻  末世小人物  温柔治愈[综]  伏天氏(上)  真千金在鬼街暴富了  大风秦楚  超级捉鬼道长  海贼之黑皇帝  喋血的权杖  布拉格红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