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4章

他和耿定向的辩论,促成和巩固了他要求个人自由的信念。

多年之后,他仍把这次辩论视为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拆点。

1580年,李蛰在姚安辞官离任后,就搬到湖广黄安,在耿家充当门客而兼教师。

这时耿定向的父亲去世不久,兄弟4个都在家里丁优守制。

这4个人中,李蛰和二兄耿定理的交往特别密切。

有人误以为他们两人在思想上比较一致,其实不然。

他们之间的差异,较之李蛰和长兄耿定向之间的差异还要大得多。

耿定理天资聪颖,同时也是一个诚实的人。

如果他发现&ot;四书&ot;&ot;五经&ot;中的理论和他自己的思想有所冲突,他就不能轻易放过,人云亦云。

这种矛盾带给他苦恼,也促使他思索,有时候会独自一人在深山穷谷之中徘徊。

最后,他终于&ot;豁然贯通&ot;,确认儒家的仁就是无我主义,一个人成为圣人,则是把自我之有化而为无,进入了寂灭的境界,以致&ot;无声无臭&ot;。

这种高悬在空中的理想主义,只能深藏于内心,不能应用于现实,并发展而成为伦理和道德的标准。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耿定理从来没有应考,也从来没有做官。

然而李蛰则认为&ot;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ot;,这无疑和耿定理的思想判若水火。

他们之所以能和睦相处,不在于耿定理学术理论上的弹性,而在于他性格的柔和轻松。

他经常以排宗式的机锋,避开辩论中的正面冲突,而以表面上毫不相关的语言,来表示自己的意见,使辩论的对手在思索之后被迫折服。

因为他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真理,基于识见渊博;如果坚持片面的执拗,就等于放弃了宽阔的胸襟。

因此,当耿定理在世之日,总是能够用他特有的方式调解他长兄和李蛰之间的冲突。

在思想史上,长兄耿定向最易为历史学家所误解。

他的朋友和论敌李蛰,把他说成一个伪君子;而黄宗费的《明儒学案》人也指出他思想上前后不符。

然则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位哲学家同样是在竭力地探求一种既有形而上的根据,又能融合于日常生活的真理。

他接受佛家和道家的哲理,认为至善至美属于虚无,但另一方面,却又认为任何信条如果不能在愚夫愚妇面前宣讲明白,则不成其为信条。

经过多方考虑,他提出,人的理智有深有线,有粗有细,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在社会生活中,政治与农业不同,农业又与商业不同。

基于这样的分析,他已经开始指出了伦理道德的理,应当与物理、地理的理有所区别,因此施政的标准也应当与哲学思想有所区别。

这种理论,为当时持一元论的宇宙观者所不能接受。

他和李蛰的冲突也无可避免,因为两个人都准备把自己的理论体现于行动之中。

于是李蛰指斥耿定向为不诚实,言行不一;耿定向则指斥李蛰以立异为标榜,立异的目的还是立异,所谓放浪形骸,无非是为了博取超凡脱俗的美名。

耿定理在1584年去世。

同年耿定向被召回北京任左金都御史。

他在信里提出李蛰迷误耿氏子弟,这种指责促使李蛰迁居麻城。

多年以后,他还认为这是耿定向有意识地给他以个人侮辱。

相邻小说
我的加速空间  恶魔出山  他掌心的小灯盏  琉璃灯之守灯人  心动陷落[娱乐圈]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  巡空的旅者  大地主的小日子  总裁夜夜爱  T台之下  萌宠之影帝的完美饲养  极品医圣在花都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假千金她靠学习暴富了  (穿书)本是路人,奈何缘生  征途  我寄人间白满头  网游之清道夫  江湖我独尊  信手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