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0章

这当然是我的认识落后于现实。

我发现甚至于在逐渐赶上现实时,今天我依然落后。

我有过两次真正的大吃一惊。

第一次大吃一惊,是北京有北大的教授、正牌的文艺理论家赞扬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一场文学革命,这赞扬是北大隆重颁发荣誉学位给金庸时的正式赞词。

赞得十分认真。

武侠小说能够踏进北大的文学殿堂,进而高踞革命文学的大位,我实在是吃惊。

这以前,北师大有教授把金庸推上大师的宝座,而且位列第四座,把茅盾、老舍都压下来了,那已使人吃惊。

北师大又加上北大,大上加大了。

第二次大吃一惊,是看到这“万古云霄一羽毛”

的盛赞而圣赞。

这不是一时的第四,而是万古的唯一,就更加是我的思想所追不上的了。

“万古”

云云,是著名文艺理论家轻薄万古,直上云霄的议论。

我在追赶。

我已经从通俗文学的层次又追而上之,认同金、梁他们的新派武侠小说,并不比严肃文学为差,有些成就更在一些严肃文学之上,而更加深刻、精彩。

但我又记得北大教授、《千古文人侠客梦》作者陈平原的看法。

他说,他从不看武侠小说而看新派武侠小说,以至于写书研究武侠小说,就写出了他这本《侠客梦》,但他还不能认同,武侠小说是比高雅文学更高雅的文学。

我也如此,不知道这是不是不够长进。

我曾经劝梁羽生写太平天国作为名山事业,听说金庸也有过不写武侠写历史小说的念头。

这多多少少都有写实在的历史高于虚构的侠客的味道吧。

金庸还办过《武侠与历史》杂志呢,我认为历史比武侠正经,读者认为武侠比历史有味,已是“名山”

不知道侠不如史是不是错误的想法。

在“万古云霄”

之下,我也许要急起直追,赶一赶时髦了。

一九九八年四月

小 思

一段护书往事

——记陈君葆先生

陈君葆老师去世于兹十五年(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五日),每逢想起在南丫岛、太古城追随他问学的日子,我感到愧悔,因为至今我还没有好好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

现在年轻一辈,谁会知道陈君葆是谁?在香港文学研究起步时,我也并不知道他对香港平民教育、香港资料保存、中港文化沟通等等重要贡献。

一位默默为中港文献资料努力不懈的文化人,香港除曾给他一个虚衔obe之外,实在亏待了他,现在他的后人想为他出版遗作,也一波三折。

相邻小说
嫡长孙  妖王宝藏  病弱相公总演我  雾切2:诺曼兹旅馆侦探竞拍事件  伪装绿茶  我的殡葬灵异生涯  百媚生  毛佩琪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春花厌  彪悍农家大嫂  每天都被魔教教主威胁  私藏月亮  名门天后:重生国民千金  多少钱都给你呀  八零之发家养娃  凤月无边  三色猫短篇  星际最强太子妃  同学,有个恋爱和你谈一下  六零穿书养娃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