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6章

永玉已在写自传。

据说才写到四岁,已经写了二十多万字。

那真是工笔了。

比我的素描一定详尽得多。

相形之下,我的恐怕只能是隔靴搔痒。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美国加州

陆铿

统战高手费彝民【1】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打败中国国民党的“三大法宝”

之一。

而共产党人中,掌握统战法宝最好的,莫过于周恩来。

费彝民,在我所认识的左派人物中,也是一位统战高手。

虽然他的本职是香港《大公报》社长,但经过四十年在港的奋斗与经营,一般人都视他为中国大陆在香港的最高层代表,连各国总领事到港,也要拜他的“码头”

在鬼佬眼中,他显然比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梁威林、王匡要高一级。

事实上他后来做到了人大常委,而且是北京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与曾任海关总署署长、老牌情报官员孔原地位相同。

一九七六年,中共决定把大陆控制下的国民党人,文官县长以上,武官团长以上,全部释放,愿意去台湾的可以去台湾。

我因曾任国民党南京《中央日报》副总编辑,中共比照《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级别,按副部级落实政策,最后由邓小平批准经港赴美。

但规定在香港要有人保证我的生活。

他们的说法是:“如果流落街头,影响不好。”

我就来一个左右开弓,提出由我敬重的香港《大公报》社和《新闻天地社》,分别找费彝民和卜少夫、黄锦玲担保。

当时,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的人告诉我说:“你和这些人已经分别了近三十年了,他们还会认识你吗?”

我说:“我相信朋友的友情。”

结果,两边都来了回电,愿意保证在香港的食宿。

老费的电报中还用了“欢迎早日命驾来港”

共产党搞统战的人看了都表示奇怪,曾有两位问我:“你们是什么关系?”

“朋友,朋友关系。”

看来,有人对这一点是搞不通的:为什么经过天翻地覆的变化,友谊仍在。

我和费彝民是抗战胜利的一九四六年相识的。

当时,我在南京《中央日报》任职,到上海去看望新闻界旧识《新闻报》(当时中国销路最大的报)总编辑赵敏恒和《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

相邻小说
春花厌  嫡长孙  每天都被魔教教主威胁  毛佩琪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名门天后:重生国民千金  同学,有个恋爱和你谈一下  多少钱都给你呀  八零之发家养娃  三色猫短篇  星际最强太子妃  我的殡葬灵异生涯  雾切2:诺曼兹旅馆侦探竞拍事件  凤月无边  伪装绿茶  六零穿书养娃记事  病弱相公总演我  百媚生  彪悍农家大嫂  妖王宝藏  私藏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