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68章

当然,这只是一个构想,要想做出来,她目前的医术水准、医德值不够,所以只能积累。

过几天林母和林峻、林岫离开以后,林菀和陆正霆又给省里发了电报,问问关于内窥镜等器械的事儿。

陈主任得了电报,亲自去找金大夫,跟省医院和军区医院打听一下。

经过询问得知各大医院目前还没有林菀说的什么内镜手术,只有首都协和医院有内窥镜检查项目,但是也没有内镜手术,只要内腔手术都是需要大开刀的。

那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引入的,虽然前两年运动说资本主义万恶腐朽,可实际上文化人都知道,目前西方的科技、医疗要远远高于我们,只是因为受制于国际形势,有些技术不能交流、引进,实在是很大的损失。

林菀想虽然现在搞运动不许这个那个,可你搞运动的也会得病也怕死吧?那就得好好研究医学、科学。

要想好好治病,就需要培养好的大夫,要更好地对待那些科研人员。

只有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才能重新尊重善待那些高知识分子。

让他们搞科研的手去薅草锄地,简直是最奢侈的浪费。

她希望国内大的医学院,自主研发这方面,因为超声成像技术、内镜手术都是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如果有成熟的超声成像技术以及先进的内窥镜手术器械,那就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颅内、心脏、腹腔等的外科手术。

她还让陆正霆帮忙写了一篇很委婉的文章,先展示自己非常成功的手术案例,然后说明医学发展与基础科学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医学从来就不是孤立的,需要基础科学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开发更多先进的医疗器械等等。

希望能让更多人冷静地思考对待这个问题。

国内有很多科学人才,因为某些原因被下放、被撤离工作岗位,这简直是科学研究的大损失。

陆正霆那篇《论社会主义卫生医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先是发表在县报纸上,之后又被地区、省报相继刊登,同时也被本省各级卫生组织引用。

工业农业要发展,医疗卫生也要进步,赤脚大夫的推广杯水车薪,只是医疗人员的扩充却不是医疗技术的进步。

所以要想医疗事业进步,就需要培养更精专的医疗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医学科学等等。

正好现在恢复工农兵大学招生,与这个观点不谋而合,各医学院相继恢复招生,培养工农兵医学生。

而各医学院都是和当地的医院相结合的,一边办医院给市民看病,一边办学培训新的医学生,同时不断改进各种器械。

接近小年,林菀这边的赤脚大夫培训也正式结业。

各地培训赤脚大夫,只是一种极其简单的速成班。

主要是让他们学会基本的急救、处理各种急性外伤,同时能够帮助社员们开药打针止痛,这样就能缓解社员们进城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这样也能缓和一些社员们的负面情绪和意见,不至于出现太大的矛盾。

所以很多赤脚大夫培训期间也学不到什么,只是拿个工作证,然后回到村里在日积月累的临床中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慢慢地也会成长起来。

但是林菀给他们培训不一样,不是单单让他们学点理论知识,而是和临床结合起来。

她觉得与其让他们短短的俩月方方面面都学,不如因材施教,把学员们分成几类,有的适合学草药,有的适合学针灸,有的适合学西医,有的适合学中医内科等等。

这么分类以后,她教得轻松,他们学得轻松,还能给她当助手给社员们看病。

林菀还从中发现了两个不错的苗子,年轻好学,就给对方大队申请让他们留下,让那个大队另外派人再来学。

“林大夫,我们能回去当大夫吗?感觉才学了一点皮毛,至少还得学三五年才行呢。”

学得越认真越专心的学生,就发现自己懂得越少,就越想留在林菀身边踏踏实实学几年。

而那些没学多少东西,只学个皮毛的,反而觉得自己厉害得不行,已经可以进医院工作,巴不得立刻回村当大夫试试自己的本事。

林菀笑道:“这不是还有医院嘛。

只要超出你们诊断范围,就开条子让他们来医院。

咱们医院不用打申请,随来随检查。”

相邻小说
快穿之她很漂亮  当思政老师穿越香蜜  鲸落在深海  末世重生之与忠犬总裁一起打怪  当伪娘遇上伪娘  我盗了老公的墓  丑女变身:无心首席心尖宠  吃货人设不能崩  重生九零末:媳妇要改嫁  九品相婿  犯心  暗糖难防  医家女  超级大作家  穿书锦鲤:首辅家的小娇娇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哑橙  小废柴,今晚可以官宣了吗?  李子夜秦婀娜李幼薇  养成夫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