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61章

她已走遍世界。

不是一遍,而是数遍。

有些国家有些地方是数十遍乃至近百遍。

她阅尽北美南美的风光,她最爱的是天下最怪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美国与加拿大的边境线就从飞瀑中穿过。

游客们多爱欣赏夜间在彩色探照灯中光怪陆离的飞瀑景象,如醉如痴如梦如幻。

可陈香梅爱租船下水,浪遏飞舟中,听巨涛轰鸣,如惊雷滚滚,看水帘飞溅,若万马奔腾。

人生,就是激流勇进!

她无数次访问欧洲,尤其是担任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席后,多次率团赴欧洲考察。

她最难以忘怀的是巴黎圣母院,这座耸立在塞纳河中西岱岛上的哥特式教堂,那一对重十三吨的巨钟发出的钟声感召着她的灵魂,她不是作为善男信女虔诚地去朝觐,而是维克多&iddot;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让她刻骨铭心,她要寻觅到这个故事的真实的气息。

她会恍兮惚兮,是圣母院造就了雨果,还是雨果烘托了圣母院?雨果曾赞叹圣母院是&ldo;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rdo;,&ldo;伟大的建筑就像高山一样是几百年的产物&rdo;,但她的心却分明在说:不朽的著作才是不朽的。

她的骨子里是作家情结,今生今世无法解脱。

她最爱文学,而文学是人学。

走遍世界爱心依旧(2)

1983年冬,她代表白宫出口委员会第一次访问了苏联。

克里姆林宫的宫墙全用赭红色砖块砌成,克里姆林宫斜坡形广场全用红石铺成,几座白石修建的宫殿雄伟傲立。

漫步红场,陈香梅浮想联翩。

1937年陈纳德选择了中国,而在此之前,苏联曾以高位厚禄聘请他去苏联当空军教练,他拒绝了。

他此生此世从未到过苏联,而她双脚已踏在这赭红色的广场上。

她就住在红场对面的大酒店里,酒店庞大却空洞,枕头毛毯稀薄,浴巾已洗得不能再用,肥皂小小的一片,洗手巾的用纸硬粗粗的,她对苏联的第一印象是缺吃少穿。

星期天去到城郊古教堂参观,倒有为数不少的男女老少正虔诚地做着礼拜。

陈香梅百感交集,宗教或许是弱者灵魂栖息的家园,可世上有多少人称得上真正的强者呢?

她曾渴望与陈纳德一块去弥漫着宗教神秘色彩的古城耶路撒冷,但未能如愿!

到得八十年代末期,她已经几度来过这座犹地亚山地上的古城了,并且与以色列女军官马利亚多德结为好友。

她以国防部顾问的身份请马利亚多德访美,而且写信给以色列国防部长,建议将马利亚多德升为少将。

不久,马利亚多德果然以女将军的身份访问美国,以后又调派到纽约工作,与陈香梅的友情愈来愈浓。

但陈香梅发现,这位年不满四十已有近二十年军龄的女子,是将军,更是母亲。

马利亚多德对她说:&ldo;我父亲是军人,我丈夫是军人,我十七岁的儿子又即将服役当军人了。

然而,我开始感到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该和敌人真诚地谈判了。

&rdo;饱尝战争忧患的陈香梅的心能不与之共鸣吗?耶路撒冷,希伯莱语就是&ldo;和平之城&rdo;的意思。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犹太人在此建都,但和平之城无和平,圣城历经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法国、英国等的统治,毁废又复建无数次!

犹太教希律庙的一堵残垣西墙被称为哭墙,那是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教门徒常聚在这堵墙下嚎啕恸哭之故。

直到今日,每逢星期五,还常常有信徒来这里哀悼祈祷。

没有家园的痛楚怕是人类最大的痛楚,因为无地扎根!

陈香梅来到哭墙下思怀:为什么不能让世界充满爱呢?

她是幸福的。

她是充实的。

她是美国人,她更是中国人,她的祖国是中国。

相邻小说
每个要拯救的主角都重生了  独家蜜爱:晚安,莫先生  成为郡主之后我带领边城百姓致富了  情怀巴黎  撩了联姻对象后跑不掉了  七零反派白月光  万千宠爱  年代末世女  课桌里的小时光  火影之我是天天  快穿之女配  蜜战不休:总裁别缠我  听说你瞎了  茶前饭后gl  翠羽胡同  [综神话]花哥教书中  漂亮室友每天都在钓我  不巧,天在下雨  帝子桑[GL]  保护我方小仙女[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