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4章

第八章十月革命

【no1一个字头的诞生】

且说李通的造反图谋胎死腹中,李家先后六十四人遇难。

所幸的是,刘氏和李家结盟之事,只有李通李松等少数几人知情,而且都顺利逃脱,因此,刘氏家族暂时并未受到牵连。

虽说少了李通这个盟友,但如果原本约好的南阳各地豪杰不打退堂鼓的话,造反计划未尝不可以照常进行。

于是,李通灭门案一出,刘縯立即派遣宾客到各县重申前意,要坚持起兵不动摇。

然而,豪杰们见已经惊动官府,知道官府必然有备,不敢再轻举妄动,纷纷推辞,借口千奇百怪:这个老母生病,那个媳妇有孕,这边儿子忤逆,那边闺女思春,总之一句话,咱这几天不是很方便,要不你刘縯先上得了。

豪杰们的临时变卦,让刘縯一下子萧条下来,破灭的梦幻,碎成一地一地的伤感:想造个反,咋就这么难!

外援泡汤,刘縯要想继续起兵,只能寄希望于荆州的绿林军和青、徐二州的樊崇军,只要他们能够取得一场关键性的胜利,重挫朝廷的威风,揭穿官军纸老虎的面目,则局势马上就会出现转机。

然而,绿林军的表现却让刘縯大失所望:四个月前,规模一度达到近六万人的绿林军突然遭遇瘟疫,病死者将近一半,作为根据地的绿林山必须放弃,然而何去何从,众首领意见不一,谁也不肯服谁,最后干脆散伙,一分为二,各谋出路。

王常、成丹等率部西入南郡,改称&ldo;下江兵&rdo;;王匡、王凤、马武、朱鲔、张卬等人北上南阳,改称&ldo;新市兵&rdo;。

经过瘟疫和分裂,曾经强盛一时的绿林军,业已元气大伤,沦为穷寇,仿佛风中之烛,光亮不了多久。

尽管两个月前,在南阳平林又多出了一支流民部队,陈牧、廖湛聚众千余人,号称&ldo;平林兵&rdo;,但也只是小打小闹,同样难成气候。

好在,青、徐二州樊崇军的表现给了刘縯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我们应该还记得,去年樊崇军流年不利,在青徐州牧田况的挤压之下,处境岌岌可危,几乎已到了覆灭的边缘。

随后王莽又派遣景尚、王党二将,领两万中央军,前往青徐二州协助田况围剿樊崇军。

然而,景尚和王党自恃天子委任,根本不把田况这个地方长官放在眼里,二人立功心切,一味自行其是。

另一方面,中央军都是外来兵卒,对这方土地和百姓并无感情,所到之处,多有残破,和樊崇军几无区别,甚至更为糟糕。

军纪败坏如此,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结果,中央军遭遇樊崇军主力,一战溃败,景尚和王党二人也为乱军所杀,成为迄今为止官兵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

这是本年二月的事。

景尚和王党阵亡的消息传回长安,满朝震动。

王莽大怒,决定派遣一支更为强大的中央军,将樊崇军一举荡平。

在确定新的中央军统帅时,王莽颇费了一番脑筋,最终决定由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共同领军。

人选一出,百官皆欷歔不已:太奢侈了,实在是太奢侈了。

王匡和廉丹组成的主帅阵容,的确极尽豪华之能事。

从官职上看,太师为文臣之尊,更始将军为武官之冠。

从威望上看,王匡是王莽族侄,宗室之亲,有他在,放心;廉丹百战名将,勇猛绝伦,有他在,安心。

名臣加名将,堪称绝配。

更有善谀者,对王匡和廉丹的东征做惋惜痛心状,道:&ldo;二公此番东行,长安的星空将为之暗淡一半。

&rdo;

王莽对王匡和廉丹此行寄予厚望。

这二人就好比是朝廷的模特,帝国的形象代言人,不出场则已,一出场便要光鲜闪亮、威震四方。

正因为此,王莽不惜血本,为二人配备了最精壮的军队,士卒由二人择优挑选,各郡县的骏马仓谷以及帑藏,也听任二人随意调用。

大军未发,朝廷上下已是欢呼雀跃,从此以后,即使反贼量多的那几天,也不用再担心了。

相邻小说
深原——乱世英杰传  秀女闯军营  打翻月光的夏天  都市至尊武圣  剑魁  乱臣  苏轼集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  白昭混乱三十题  刑警本色  尘曲  寄意故乡  蔓蔓婚色:总裁,一宠到底  溺爱成瘾:魅狐总裁心头宠  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  我当大哥那些年  两重天  三极衍异  我一封号斗罗,你让我看大门?  惊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