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5章

话说回来,田况关于撤回中央军的建议,其实也并不合乎时宜。

中央军业已开始聚集,动静之大,天下皆知,岂能说撤便撤。

再者说了,就算王莽同意撤军,王匡和廉丹两位主帅也不肯答应。

田况想要名垂青史,王匡和廉丹何尝不想?在他们看来,东征一战,有如以石击卵,轻松愉快。

兜一圈回来之后,添些油,加点醋,便可以直接宣付国史馆立传。

如此大好的不朽机会,他们岂能甘心让它从嘴边轻易溜走?于是,王匡和廉丹进见王莽,请求将田况调离青、徐二州,王莽对二人言听计从,下诏命田况西谒长安,拜为师尉大夫,美其名曰为剿贼有功,特令入京高升。

田况接诏大哭,向长安跪泣:&ldo;许臣一年,反贼足以减半;许臣三年,可还太平世界。

恩诏何太急矣!&rdo;然而君命难违,田况只能即日起程西行。

这是本年三月的事。

本年四月,王匡、廉丹率领十万中央精兵,正式开拔青、徐二州,王莽亲自为二人壮行,送之都门之外,其时天降暴雨,水漫征衣。

见此不祥之兆,有长老暗叹道:&ldo;是为泣军!恐儿郎们不得归家也。

&rdo;

大军抵达东方,樊崇主动邀战,预备给官兵来一个下马威,又担心乱战之中难分敌我,命士卒皆染红眉毛,以相识别。

著名的&ldo;赤眉&rdo;之号,从此而来。

然而,出乎樊崇预料的是,官兵也学起了田况的坚壁清野,避而不战。

据守重要城池,多藏谷食,并力固守,是为坚壁;散居民户,徙其人与财货,置于城中,是为清野。

很显然,坚壁清野并非王莽之意,一上来就摆出一副防御挨揍的姿态,怎能显出天朝的威风?田况正因为提议坚壁清野而被免职,谁还敢顶风而上,扫王莽之颜面,批天子之逆鳞?

廉丹敢!决定坚壁清野者,正是更始将军廉丹。

廉丹,乃赵国廉颇之后,身经百战,功勋显赫,在当时最为名将,威望无人能及。

此时的廉丹,已届花甲之年,老眼越发毒辣,一入青徐,便知田况之计,实是最佳策略。

太师王匡,乃是王莽之侄,最明白王莽心思‐‐这场仗不仅要打得赢,而且要打得硬。

王匡虽然名义上是主帅,但年纪刚三十出头,毕竟资历尚浅,和廉丹一比,只能算是黄毛小儿,又慑于廉丹的赫赫威名,因此并不能公然反对坚壁清野,只能默许。

然而,坚壁尚可,清野却副作用极大。

官兵所到之处,抄掠抢夺,蹄骨狼藉,其凶残比赤眉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青、徐二州民谣所唱:&ldo;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rdo;

乱世百姓之苦,古来皆然。

民国初年,四川也曾有民谣道:&ldo;匪是梳子梳,兵是篦子篦,军阀就如剃刀剃,官府抽筋又扒皮。

&rdo;

部下放纵滥杀,廉丹非但不制止,反而故意纵容。

慈不将兵,义不掌财,在廉丹看来,战争的逻辑本来便是残忍的:这些散布野外的老百姓,如果官兵不抢走他们的粮食,那就一定会被赤眉抢走;如果官兵不杀害他们的性命,那他们就有可能被胁迫加入赤眉军,反过来对付官兵。

一时的仁慈不忍,只会便宜赤眉,祸害自己。

所谓坚壁清野,打的便是消耗战、持久战,然而到了本年九月,见官兵全无战果,赤眉还在逍遥,王莽的耐心终于用尽,给廉丹下了一道诏书。

诏书共十六字,曰:&ldo;仓廪尽矣,府库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战矣!&rdo;

自古诏书,无有奇过此诏者,接连叠用四个&ldo;矣&rdo;字,丝毫不显累赘重复,反而急迅错落,纸上如闻愤怒,笔下似见叹息,读来不由击节。

想来王莽腕中有鬼,方可作得此般奇文。

王莽文章虽妙,廉丹却无心鉴赏,更无诏书下酒的逸致。

相邻小说
秀女闯军营  寄意故乡  都市至尊武圣  我一封号斗罗,你让我看大门?  白昭混乱三十题  两重天  溺爱成瘾:魅狐总裁心头宠  剑魁  三极衍异  尘曲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  蔓蔓婚色:总裁,一宠到底  深原——乱世英杰传  乱臣  刑警本色  打翻月光的夏天  我当大哥那些年  惊鸿刀  苏轼集  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