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5章

呜呼!

葆桢此刻谨告诸位亲朋,已择定本月十八、十九、二十日这三天接受吊唁,但诚请勿赠祭幛等慰礼为盼。

葆桢率众子弟重孝守灵,跪地叩头,悲痛莫名,垂泪泣血。

此讣告写于葆桢宅中。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1)

1875年7月6日

大清国的教育从孩子们很小时就开始了。

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一群群稚嫩的小男孩们抱着满满的一包书去上学,他们的书包通常只是个蓝色的布袋。

我前天去参观了一所小学堂,这些学堂其实很好辨认,你只要循着学童们发出的喧闹声找去,一下子就找到了。

我发现一间教室里有位长者带着大约20名学童在念书。

孩子们在课堂就坐的方式并不像我们英国孩子那样,他们的课堂里摆有好几张小桌子,每张课桌旁坐着一个或两个男孩。

这个学堂里有件非常刺眼的东西,那就是一具新制作的柏木棺材。

很显然,这是校长为自己准备的。

非常特别的是,在这具棺材的端头上贴着一张鲜艳的红纸,上面写着一个&ldo;喜&rdo;字,这个字在汉语里代表幸福和快乐,其含义和棺材本身所代表的阴沉、黑暗和凄凉的含义没有一点关系。

这与我们英国人真是太不相同了。

1学堂是个非常嘈杂的地方,全体孩子都在同一时刻扯着他们最大的嗓门叫喊着。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把他们正朗读着的课文背诵下来。

当他们觉得自己能背下那些内容后就去找校长,然后背对着校长,表示他们无法看到校长手中的课本,并开始一字不差地复述他所学到的内容。

这种教育方法是填鸭式的,用这种教育方法教育学生,谁记忆力最好谁的成绩就最突出,而这种做法似乎贯穿于大清国整个的教育过程之中。

当我发现这些小家伙们正朗读着的课本并不是什么儿童入门之类的书籍,而是大清国的经典文学著作时,其惊讶程度可想而知。

有人指给我看的一位男孩正朗诵着孟夫子的作品,还有人对我说谁谁能背读清国著名学者所有著作中的大部分内容。

请想象一下,在一个乡村学校阴暗潮湿的屋子里,孩子们正在读柏拉图、荷马等人的著作,并且还能凭记忆把它们背诵下来,如此你就不难明白清国人的教育方式了。

这种教育方式一直要持续到学生们参加会考。

会考制度在清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的重要程度可以这么说,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大清国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的核心。

虽然这是中国一项非常古老的制度,但我认为,对它好好研究一番肯定会对我们英国人自己的考试制度有所裨益,毕竟我们自己的考试制度才刚建立起来不久。

相邻小说
所谓勾引  痣障[重生]  百转王位  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  复国  龙床:14世纪-17世纪的六位中国皇帝  爹爹万安  星际战之乱  [综漫]马甲炸了修罗场  总裁带娃绑架我  成为渣攻之后[快穿]  幻神纪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私人助理  绿茶她是万人迷[穿书]  无限神降  听说她每天都在失忆  点翠夫人  退后一步是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