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1章

年的上海:会审公廨(1)

‐‐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1906年11月18日

钱皮&iddot;s安德鲁

不管你是律师或是对法律一窍不通的外行,恐怕都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有权判处嫌犯有期徒刑甚至死刑。

当你环绕地球半圈到达上海,就可以亲眼目睹这个奇怪的现象。

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

此行上海,经原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佑尼干律师1和合伙人费信先生2介绍,我荣幸结识了上海会审公廨3的一名主审法官,并旁听了他一整天的诉讼。

这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

尽管我为纽约郡医学会做过七年公诉律师,对刑庭内幕了如指掌,但在上海会审公廨度过的这一天,仍然像小说情节那样让我激动,并为我内心保留着些许哀婉之情。

出庭者没有坐位,但不用下跪了

这是1906年9月的一天,天气炎热。

一位清国脚力费劲地牵引着马车,试图为我在法庭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出一条通道。

这个法庭从建筑外观看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显得更乏味和单调些。

法庭书记员分别由一名英国人和一名清国人担任,他们坐在庭上相应的位置。

芬顿先生和一名西洋巡捕也在庭上,他是一位标准的英国文官,负责监督法庭依照法定程序审办案件。

正面条凳上,端坐着一名美籍督办斯蒂芬&iddot;巴戴先生(通常是英美驻上海总领事馆的一名副领事)和一名清国法官。

会审公廨由两名清国法官轮流坐堂,地位相等,但年长者被尊称为法官,而年轻那位被称为助理法官(会审公廨的中方法官称&ldo;谳员&rdo;,助理法官称&ldo;襄谳员&rdo;)。

今天出庭的主审法官是位年轻人,名叫孙乃洛。

他给予我额外的殊荣,特别邀请我坐在他与巴戴先生的旁边。

巴戴先生是会审公廨的洋人监审,汉语讲得十分流利。

除了上面提到的官员,法庭上其他人等都不许就坐。

法庭根本就没为嫌犯、证人和旁听观众设置坐席。

巴戴先生说,前不久他们还依照清国习俗,要求出庭人一律下跪,直到最近这一要求才被废止,因为它不符合西方社会的司法习惯。

法庭里恐怕有上百名清国人,他们每人都穿着宽大的白袍和宽松的裤子,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当中大多数人的眼里都神情惊惶,给人印象很深,真是令人难忘的景象。

会审公廨的司法结构

庭审中,辩护律师一次都没有出现。

主审法官神色庄严地告诉我,律师很少出庭辩护,在上海也没有律师协会。

会审公廨实行当堂发落,审案神速,时间急迫,也不容法官耐心倾听律师冗长的申诉。

与此不同的是,在上海的洋人享有领事裁判权,可对于上海的清国人来说,他们的诉讼权利又从哪里获得保护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清国人与洋人关系的渊源说起。

如今,约一万名洋人居住在上海,同时还有几十万清国人居住在租界内。

相邻小说
点翠夫人  所谓勾引  私人助理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复国  无限神降  痣障[重生]  绿茶她是万人迷[穿书]  总裁带娃绑架我  幻神纪  龙床:14世纪-17世纪的六位中国皇帝  爹爹万安  退后一步是家园  听说她每天都在失忆  [综漫]马甲炸了修罗场  百转王位    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  星际战之乱  成为渣攻之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