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4章

不读《贞观政要》

古人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本来是尧舜时代,不过上古的事,暧昧难征,好比有雷锋而无日记,要大家如何学起?吴兢编《贞观政要》,便强调择善而从,“岂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已哉”

不只吴兢,后代许多人,都以为唐太宗时的朝政,可为楷模。

不止一个皇帝说过,自己不敢想比肩文武,能仿佛唐太宗,就心满意足了。

贞观政治,自然不像正史里讲的那么美好,但依照古代的政治设计,贞观年间,确实是光辉时刻。

那种政治所要求的君明臣贤,尽备于一朝,而且唐人承北朝风气,胸怀宽广而乐观,不必非以自相倾轧为乐。

李世民本为好名之士,又有个不光彩的玄武之变,更加战战兢兢,慎言慎行。

他自己完备了起居注记制度,借外力制衡人君。

他的感想是,在朝中每说一句话,都要想到传出去后别人怎么看,后人怎么想。

在这里,不要追索他的动机,是发乎本心还是受制于风俗制度,这一点并不重要而且难于征实,关键在于他确实在说明理的话,在做明理的事。

起居注,就是史官(太宗时叫“起居郎”

)跟在皇帝身边,随时记录皇帝的言行。

记来记去,太宗好奇心起,想讨要起居注,看看里边到底记了自己一些什么事情。

他的话说得漂亮,叫“用知得失”

,意思是想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以便改正。

其实他最关心的,是对玄武门事件的记录。

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表反驳,说您老人家看看是可以的,但恐此例一开,后世君主不像您这么英明,—“饰非护短,见时史直辞,极陈善恶,必不省躬罪己,唯当致怨史官。

……(史官)唯应希风顺旨,全身远害。

悠悠千载,何所闻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

朱子奢以后世君主为辞,点破了太宗的用心,太宗只好做罢。

过了几年,太宗又提出来看起居注,被褚遂良堵回。

太宗只好向房玄龄讨要根据起居注编的国史,便是《今上实录》了。

房玄龄率两个助手,用心删略,把编好的实录交给皇帝。

李世民看到记玄武门事的部分,语多隐晦,便说我杀建成、元吉,可比周公之诛管蔡,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相邻小说
[综漫]怕痛的话痛感调最低不就好了吗  池袋西口公园08非正规反抗分子  [综漫]杀死一只侦探的虚  只有你知道  三千世  付总今天的情人是谁  在我的台词里,没人能打败我  独一无二  御灵之神妃医绝天下  寒月照千城  为你着迷  军校宿管不好惹[星际]  程色  她媚惑众生[快穿]  成名[娱乐圈]  牛奶轧糖  和渣前任她姐HE了  小奶犬的套路  天才双宝:傲娇前妻抱回家  不是很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