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8章

章学诚又曾请立志科,也就是在州县设立专门的官方机构,来编辑地方志。

不妨抄一大段他的设想:

“六科案牍,约取大略,而录藏其副可也;官长师傅,去官之日,取其平时行事善恶有实据者,录其始末可也;所属之中,家修其谱,人撰其传志状述,必呈其副;学校师傅,采取公论,核正而藏于志科可也;所属人士,或有经史撰述,诗赋文笔,论定成编,必呈其副,藏于志科,兼录部目可也;衙廨城池,学庙祠宇,堤堰桥梁,有所修建,必告于科,而呈其端委可也;铭金刻石,私事摛辞,必摩其本,而藏之于科可也;宴兴宾饮,读法讲书,凡有举行,必书一时官秩及诸姓名,录其所闻所见可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古人搜集资料的大概。

今天各地的史志办,大有章学诚的遗意,工作不可谓不辛苦,员额不可谓不多,为什么编出的新志,大不耐看呢?我想,地方志的撰者,是非常重要的。

明代的县志,往往不如清代的,因为清代的优秀学者,许多以撰写地方志为个人的盛事,这些人学识高,修的志自然出色,而在明代,大学者参与其事的少,县里只好请当地的儒士,如果这是一位饱学之士,算这县里人运气好,可惜这样的运气并不总有,执笔的往往是半通不通的塾师,每日坐在那里东抄西抄,骗些猪头肉吃了事。

在章学诚的设想中,志科把资料积攒起来后,“访能文学而通史裁者,笔削以为成书。”

这一点之重要,他可能并没意识到。

如今的新志,鲜有这么做的,都是史志办的工作人员,各掌一门,凑齐成书,名之曰集体编辑,所以我们在志中看不到个人的意见,看不到历史感,看不到作者的用心。

集体撰述的书,我还没见过一本好的,不只是方志如此。

唯盼将来能有一人执笔的新志,宁偏而有益,远胜于正而无当。

县里的地方志办公室,我有幸见识过一次。

办公地点,是在政府楼中最偏的角落,连门上的牌子,似乎也比别的办公室显得小些(其实是一样大小),里面的工作人员,谦恭多礼,他们的设备家具,大多破旧,很像别的部门用过不要了,掷到这里。

据他们讲,每年的经费,实不敷用,骑着自行车,到各处搜罗资料,要赔着笑脸,对方还不一定搭理。

也许这并不是普遍的情况吧。

这些工作人员,很可同情,辛苦自不必说,修志时也做不了主,万事决于上意。

这也苦了我们读者,旧志不好读,也不宜得,很少有新版的,往往得到极难使用的图书馆里,才能见到。

新志呢,又是如此这般。

那怎么办?不读也罢。

相邻小说
和渣前任她姐HE了  小奶犬的套路  在我的台词里,没人能打败我  [综漫]杀死一只侦探的虚  池袋西口公园08非正规反抗分子  独一无二  御灵之神妃医绝天下  天才双宝:傲娇前妻抱回家  [综漫]怕痛的话痛感调最低不就好了吗  成名[娱乐圈]  军校宿管不好惹[星际]  她媚惑众生[快穿]  牛奶轧糖  为你着迷  程色  不是很想在一起  寒月照千城  付总今天的情人是谁  只有你知道  三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