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00章

歪批唐朝诗人(2)

◇王之涣‐‐&ldo;名&rdo;家与&ldo;大&rdo;家的区别孟浩然像盛唐诗坛的繁华是超乎我们想像的,即使是写出了&ldo;碧玉妆成一树高&rdo;那样的诗的贺知章,在那时也只能算是二流诗人。

像王之涣都不能算做是大家‐‐而是名家。

因为他总共流传下来的诗才十多首,当然唤不上&ldo;大&rdo;家,但是他的诗却是少而精,若按百分率来算的话,他是可以排在很靠前面的。

因此他的名家身份毋庸怀疑。

说到这个,就想提一提陆游和白居易了,白居易后面还会提到,而陆游这位宋朝的大诗人,他的诗的数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可是看起来却很头疼,因为,精品相对比例太小了,至今陆游全集都让我望而生畏,不敢再拿起来,白居易的也是一样,不过情况好得多了,总归还有像《长恨歌》那样的好诗在其中,而且偶尔翻到《花非花》、《简简吟》那样并不是十分出名却十分出色的诗也还是不错的。

但,实话实说,两人的&ldo;巨著&rdo;都不怎么耐看。

后来周汝昌先生的讲座中竟也提到了这一点,不禁暗暗高兴:看,连当代大家都这么说……因此,像王之涣这样少而精就显得格外可贵了。

◇孟浩然‐‐徒有羡鱼情此人堪称唐朝最单调且最不长&ldo;眼眉&rdo;的诗人了。

说他单调,可没有冤枉他,翻开《孟浩然集》看一下,清一色的田园山水,清一色的五古五律五绝,像《夜归鹿门歌》那样的七言诗就格外显眼了。

有人说孟浩然的诗很&ldo;淡&rdo;,的确是很恰当,不过这么多很&ldo;淡&rdo;的诗一起读的话,而且是从头到尾都&ldo;淡&rdo;,会&ldo;淡&rdo;到受不了……但是奇就奇在,孟浩然不用写很多题材,不必用很多体裁,就足以在烂若星河的唐朝诗空中光耀照人,你能不佩服他的诗才?至于说他不长&ldo;眼眉&rdo;,呵呵,一来,他只怕眼眉真的要淡很多,原因就是他做诗时总是爱皱眉,以至于眉毛都快脱光了。

二来,他的处世也是不大长眼眉的呢,好容易有个常人想都想不到的机会见到皇上,却偏偏吟一句&ldo;不才明主弃&rdo;来大煞风景;好容易人家韩朝宗派人来请他,结果本来有&ldo;羡鱼之情&rdo;的孟浩然却任这个机会白白从身边溜走。

孟浩然想当官吗?想。

可是他天生不是当官的材料,因此,在派来的人请他而他又拒绝,应该说还是相当主动的。

可是不当吧,却又总是难受,所以今天&ldo;徒有羡鱼情&rdo;,明天又埋怨&ldo;当路谁当假&rdo;,结果还是他的朋友王维说得对:&ldo;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rdo;。

◇王昌龄‐‐诗家天子有诗家天子之称,他的七绝和李白是并列的,旗亭赛诗中他独占两诗,力压高适、王之涣,而且也不愧是边塞诗人中的主力。

他用他的七绝,筑就了一座长城,是为&ldo;七绝长城&rdo;。

一句&ldo;不教胡马度阴山&rdo;,一句&ldo;不破楼兰终不还&rdo;,写尽了盛唐的气势,写尽了盛唐的雄壮,只可惜在安史之乱中被杀。

要说这安史之乱,实在是很摧残人才,李白因此而流放,王维因此而获罪,而王昌龄,则在安史之乱中丧生。

杜甫也是,在安史之乱中受尽苦难,以至于三四十岁的年纪,白头都搔得短而又短了,可是安史之乱后却受到赏识,至于后来辞职什么的,那是他不善官场之道。

扯远了。

接着说王昌龄,其实除了边塞诗外,他的闺怨送别,都写得十分精致。

作家冰心的笔名就来自于&ldo;一片冰心在玉壶&rdo;,而那句&ldo;悔教夫婿觅封侯&rdo;就被直接用到了贾宝玉的《红豆曲》中。

而我最喜欢的一句却是&ldo;黄昏独坐(一作&ldo;上&rdo;)海风秋&rdo;……

◇崔颢‐‐&ldo;孤篇横绝&rdo;其实盛唐像崔颢这样的诗人可以说一抓一把,但之所以要提他,原因就是,他那首《黄鹤楼》连李白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用别的理由吗?有此足矣。

&ldo;李白有诗题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rdo;,不是随意哪首诗都能让李白这样佩服的。

此后李白做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很明显,是模仿《黄鹤楼》之作,隐约的,好像李白内心深处并不想认输,因此才在事后找了个机会想要扳回来。

不过,无论格律还是韵味抑或是用词,两首诗虽然很相像,但终有高低。

这里可不为诗仙回护了,&ldo;凤凰台&rdo;的确不如&ldo;黄鹤楼&rdo;。

一来不如其广为流传,当然了,这一点,凤凰台本身也不如四名楼之一的黄鹤楼。

二来,&ldo;黄鹤楼&rdo;是无意为之,而&ldo;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rdo;更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而&ldo;凤凰台&rdo;只怕是有心之作了吧,虽然李白诗中也不乏&ldo;乡愁&rdo;,但是借用辛弃疾的话说,难免有点&ldo;为赋新词强说愁&rdo;。

其实李白又是何苦,他本身更擅长的就是古诗体啊,格律本来对他就是一种限制,摆脱了这种限制的李白飘逸潇洒,而如今不但要自己钻进这个套,更要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真有点儿让人心酸。

但是,就是这首学来的七律,却真真是李白最好的律诗之一。

呵呵,讽刺么?崔颢留下来的诗不是很多,更不像王之涣那样多出精品,因此他的地位也就有限了。

想起了孤篇横绝的张若虚,他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流传千年而不衰。

崔颢和张若虚有些类似,但张若虚吃亏的地方是他本身的诗就有限,崔颢好歹还有其他的很多诗呢。

那么最终,崔颢是被拉在了边塞诗人当中。

相邻小说
我真不是门派巨孽  拾刀行  诡秘道人  我打凡尘而来  女尊之嫡幼女  神仙传承  重生之超级萌妻  疯狂升级系统  我为什么打老婆  用尽余生爱你  通灵法医  耀世以火  傲娇师弟的正确用法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去异界打炉石  臆想领域  我左手是恶魔  重生之星际小药师  方士的历史  总裁我想给你生包子/代孕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