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75章

他进人《大公报》,能在这家人才济济的报馆中脱颖而出。

做到编辑主任,一度主持编辑事务,并主编内刊《大公园地》,与他务实、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关,也与他笔下的独有个性有关。

胡政之他们毕竟是能识人、用人的。

在他悼念张季鸾、胡政之的那些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他们的深情和敬意。

他回忆自己的新闻生涯,认为《大公报》也有缺点,但它的优点却比别的报纸多,成就了报业领军的地位,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大公报》能培养人才。

这是办报成功的资本之一。

他说:&ldo;一个全才的新闻记者,实在应该具备文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的基本条件,头脑要清晰,文字要好,政治眼光要锋利,交际手腕要灵活。

&rdo;他在北大受教育,在《大公报》得到成长,很多方面,他都坚守着张季鸾留下的传统,特别是不站在某个党派、集团的立场上,而是保持报纸自身的独立性。

1947年,国民党制造了&ldo;北塔山事件&rdo;,全国其他报纸都登在要闻第一版。

他主持的上海版《大公报》竟然只当作普通消息来处理。

第二天,国民党特务包围了编辑部,辱骂了半天,还在墙上写下大字:&ldo;大义何在,公理何在,报格何在!

&rdo;王芸生把他叫去,痛责他失职。

王芸生出走香港前,把整个报纸的编辑事务交给他。

等&ldo;王芸生们&rdo;重返上海接管《大公报》时,又把&ldo;为国民党服务的罪恶&rdo;加在他一个人头上,他只能去资料室。

从许君远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养育出来的知识分子是一种什么状态,他们的眼光、心态、气度,他们对世界和社会人生的看法,处处都能令我们感受到民国的气息。

那是民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特质,在没有走上激进革命道路的那些人身上,我们很容易看到,即使在许多走上左翼道路的人那里,我们也能依稀感受到。

血与火的厮杀、你死我活的政治纷争、此起彼伏的动荡,都没有改变他们,让他们随波逐流,或浮躁不安。

在乱世表象之下,掩盖不住民国骨子里的那种安静;在极不确定的时代,他们身上有一种确定的因素,那是文明的因素。

所以,在他的文章中处处能闻见一种平静、冷静而富有人的气息的气味,就是典型的民国气味。

深水静流

一陈亚先追忆民国生活

民国是一个动荡的乱世,不断的政治变局,不断的内外战争,将国人的正常生活一次次打断。

然而,无论多么残酷的战争也折不断平常人过平常生活的意愿,民国生活在许多过来人的记忆里常常是温暖、亲切的。

哪怕物质匮乏、迁徙流离的生活,他们也一样过得有滋有味,而且内心总是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念头,要寻求更好的生活,不光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

这样的民国生活当然是值得追忆的。

相邻小说
影帝的隐婚妻子  蒋先生,有病得治  高攀不起的大佬是我的[重生]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我有占卜系统  伴郎  老子就是拽  神经五院  (综漫同人)少女的太阳信仰  前任当丞相了  家主今天又在装弱鸡(重生)  宫样年华  神背后的妹砸  大风起兮云飞扬  [红楼] 惹不起的贾瑚  森林历险记  我承包了全逃生游戏的床  取代品  我养的鹦鹉竟然是陛下  子不教,父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