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5章

这年二月,桃花水汛将临之际,刘备在秭归犒赏三军,并且下达了大举进攻孙吴的命令。

他此时的部署,是水路三军齐头并进,向敌境纵深地带发起强攻的阵势:居中为水军战船,同时载运军事辎重,由主将吴班、陈式统领;北岸的各路步军,由将军黄权统领,任务一是防备北方曹军的南下偷袭,二是扫荡长江北岸,保护主力的侧翼。

至于刘备自己,则和南岸的步兵战略机动部队一起进发。

对于刘备这种两岸步兵深入敌境沿岸推进的行动,后世论者大多加以批评,认为完全是轻敌冒进的战略。

但是,只要对秭归至夷道这三百里左右的沿江地理状况加以实地考察,就会觉得上述说法属于纸上谈兵,站不住脚。

按照这些论者的说法,刘备应当全军上船扬帆东下,乘舟径前,才算不轻敌冒进。

他们哪里知道,西陵峡中江水湍急,猛浪若奔,一旦解缆放舟,不出峡口是难以止息的。

五万人马,数千艘战船,一齐出发则难以保持完整的队形,分批出发又削弱了攻击力量,你说如何是好?就算数千艘战船在惊涛骇浪之中还能保持完整队形并统一指挥,须知船队一离开秭归,不出西陵峡是无法停靠的,而西陵峡口的夷陵要塞,数万吴军主力正在那里严阵以待。

如果你在夷陵城下停泊,对方以逸待劳,居高临下,正是求之不得。

如果你舍夷陵而停靠其下游,立刻又处于夷陵、夷道两处重镇的前后夹击之中。

显而易见,这才确确实实是轻敌冒进孤注一掷之举。

反观刘备的行动方案,却是一种谨慎持重的战法,甚至谨慎持重得有些过分。

他让步兵部队沿着长江两岸的山地进军,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可以避开敌军主力的锋芒,因为敌军主力精心营建的要塞夷陵,是在峡口的北岸,刘备所在的步兵战略机动力量,从南岸绕过夷陵,犹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从比利时绕过马其诺防线一样,你的要塞防守再坚固,也是鞭长莫及。

其次,陆地行军,可进则进,可止则止,完全能够作到随机而定。

由于武陵一带的少数族在南侧掩护,北侧又是大江,所以担任主帅的刘备随同南岸步兵行动,可以保障绝对安全无虞。

第三,由于大批步兵的离船上岸,船只载重大为减轻,较易停泊,所以水陆之间配合更为理想。

第四,水战是敌方所长,在双方主力接触之前舍舟就陆,水陆并进,正是避长就短。

第五,敌方的注意力集中在江面上,而今从江岸上和水面上一齐深入敌境,将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第六,沿岸行军,万一失利易于撤退,如果放舟江峡,前进时倒痛快无比,要想后退就困难了。

当然,沿岸进军也有一大缺点,即是行进艰难费力。

但是,秭归以下的长江南岸山地,其陡峻程度比北岸山地要小得多,而且山间常有小片谷地,可供休整安营。

总而言之,刘备从秭归发起总攻时采用的水陆呼应三路前进的部署,自有深远之考虑,决非所谓的&ldo;轻敌冒进&rdo;。

如果因其后来受到火攻,而否定其战斗方案,难道乘舟径前就绝对不会挨火烧了么?须知火烧曹操战船于赤壁,这一&ldo;杰作&rdo;的创造者正是孙吴的将士而非他人!

二月底,刘备大军突出峡口,居中的水军,充当进攻敌方夷陵要塞的主力,相当顺利地攻占了在峡口的夷陵城池。

相邻小说
重生之混混王妃  穷大方和真小气  典狱长她只想咸鱼[星际]  豪门宠婚:傅少蜜爱甜妻  惹火烧身  罗刹黄金冢  掌珠  不论男女论弯直  侯爷和离否[穿书]  俞心向晚  (陆小凤同人)万梅山庄大管家  折星星  软糖里有蜜呀  上交金手指后,全球在星际开荒  迷失的季节  非典型姐弟恋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  重生之情锁魔宫  职业嘴替,日入十万  快穿99次我成了全能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