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9章

只,控制渡口时,还要调动步兵在陆路配合作战。

这就是水战的作战方法。

[解析]《十阵》一文是论述临敌用兵的重要战术之一‐‐兵阵运用。

在孙膑所处的战国时期,作战的主要工具还是战车,由步兵配合战车作战,骑兵还是在赵武灵王推行&ldo;胡服骑射&rdo;之后,才兴起的一个新兵种,所以&ldo;兵阵&rdo;在当时来说就特别重要。

当时的统兵将领必须懂得各种兵阵的作用和排列方法。

善于运用各种兵阵去进攻或者防御。

兵阵的种种知识自然就成了那时兵法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兵阵就成了合格的统兵将领的基本功了。

可以说,那时的将领如果不会排列和运用各种兵阵就不合格,不称职,正如现在不会指挥海陆空诸兵种联合作战就不能当将军一样。

正是由于兵阵知识在当时如此重要,所以孙膑才如此详细地述说了十种兵阵的特点、排阵方法以及种种注意事项和运用诀窍,以作为将领们学习的基本教材和用兵手册。

就对兵阵的详尽述说而言,在我国古代著名兵法家中,孙膑是超群出众的,是无人可比的。

当然,随着作战手段的发展,兵阵的形式和作用也在演变,名称、种类更是千变万化,不可能总是像孙膑所说的十种阵形,只墨守那种成规也是不可能取胜的。

不过孙膑所述说的排阵原理,运用诀窍,今天仍然有效,是宝贵的。

现代战争也要构筑阵地,也要讲究堡垒和各种工事、掩体的布设,火力配备,各军兵种的协同配合,进攻时空中力量的运用,火炮支援,战车的突破和步兵的投入等。

这一切与孙膑所说的布阵原理都是相通的,甚至是相同的。

例如兵力配置的疏密适当,把士兵分编为若干战斗群,进退灵活,互相支援,互相保护,联络有效,指挥畅达,设置伪装迷惑敌军,选择和利用地形,各军兵种和武器的有效使用等,在现代战争中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们从几个实例,可以进一步看出孙膑论述的各点的实效。

李世民初试身手时有这么一件事。

当隋炀帝北巡出雁门关时,突然被突厥头领始毕可汗带领数十万大军围困在雁门关,万分危急。

隋炀帝传令各地将领出兵解救危难。

在屯卫将军云定兴招募军兵时,李世民前去投军。

他当时虽年16岁,但因自幼熟读兵书战策,精通兵法,胆识超人,武艺出众。

云定兴见了李世民,得知他是将门虎子,对他十分敬重,向他问计。

李世民从容不迫地说出一番话来:&ldo;突厥始毕可汗倾尽全国兵力来围攻我朝天子,一定以为我国在遭到突然袭击时,&iddot;132&iddot;短时间内不可能派出援军救援,所以他才如此猖狂。

在此情况下,我军应该显出强大的军势,办法是:在数十里长的地段布设旌旗,要连续不断;夜间则要鸣钲击鼓,互相呼应。

始毕可汗听到我军这样大的举动,必定以为我国的援军到了,他一定会闻风而逃。

&rdo;云定兴听了李世民的疑兵计,十分欣赏,当即下令照计行事。

始毕可汗中计。

雁门关之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了。

三国时魏、吴交兵也有一个战例。

当火烧连营,东吴大败刘备,刘备去世之后,吴、蜀两国鉴于形势,又重归于好,再订盟约,决定一致对付曹魏。

魏主曹丕得知吴蜀和好,勃然大怒,决定出兵讨代东吴。

司马懿献了一计:选调大、小战船,从蔡、颖二河进入淮河,夺取寿春,经广陵渡过江口,直达南徐。

曹丕采纳此计,命人赶造10艘大龙船,每艘长20多丈,可装载两千多人。

又另外收拾战船三千多只。

魏国黄初五年秋八月,曹丕带领大将张辽、张、文聘、徐晃,许褚、吕虔,带领30万大军,御驾亲征。

吴王孙权得报,与众臣商议,徐盛自愿带兵破敌。

吴王的侄子孙韶不听指挥,要渡江迎敌,私自带三千兵走了。

徐盛只好派丁奉带三千兵去接应,并授以破敌密计。

这时,曹兵列于大江北岸,却不见江南一人一旗。

曹丕不明吴军虚实,不敢轻易出动。

第二天早晨,雾散之后,曹军却看见江南岸一带连城,枪刀光亮耀眼,旌旗飘飞。

相邻小说
官场女人  火头将军  觉醒——不朽的灵魂  天道之眸  无敌就是了不起  小小说30年  我抛夫弃子了海马王子  网游之绝缘体  惹火娇妻:顾少很凶猛  偷袭珍珠港  北京教父  从陈桥到崖山  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一骑绝尘  神级提炼术  莫医生,婚前请止步  抗战特种狙神  重生之至尊独爱  重谱黄金时代  穿越之农家女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