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5章

奴役,尤其在暴君当政,权奸掌权的时候,更是民不聊生,除了起义反抗之外,别无出路,所以才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直至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只有用战争手段才能推翻暴政。

再有,经过三国争战而结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局面而归于一统,李世民协助其父南征北战而结束隋未的割据局面,统一全国,开创贞观盛世。

这类事例,也说明孙膑的观点是正确的。

不但古代中国如此,在近、现代中国也是这样。

是毛主席提出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走农村包围城市,建文革命根据地的道路,才开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最后取得胜利,难怪毛主席把武装斗争列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试想,当时如果按照合法斗争的路线,靠和平手段去反对反动统治,那中国人民的解放何时才会得到,今日的中国会是什么局面。

就世界范围来说,在一定时期,一定形势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远的不说,单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苏联,日本飞机偷袭珍珠港之时,这些国家如不奋起进行反侵略战争,那又会是什么局面?所以说,在一定形势下,必须以战止战,以暴除暴,通过战争手段求得和平。

二、&ldo;事备而后动&rdo;,主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能用兵作战。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正确,孙膑指出:&ldo;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

&rdo;并举出尧能让天下归服的原因是&ldo;素佚而致利&rdo;。

孙膑这一主张,确实是用兵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准备充分之后才能用兵,即只有充分明了敌势、我势、地势等等,才能订出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从而保证作战胜利。

&ldo;不打无准备之仗&rdo;,这是有见识的军事家们的共同信条。

诸葛亮作为一名著名的军事家,帮助刘备入川,建立蜀汉后,念念不忘统一中国,曾经六出祁山,和魏军交战。

论军事指挥,论用兵神奇,诸葛亮确实高人一筹,连司马懿都心悦诚服地自叹不如。

可是,诸葛亮为什么最终没能成功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后勤保障不利是重要原因之一,前几次出祁山都是因军粮不能及时运到而不能久战,只好退兵,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说明,准备对于用兵取胜是何等重要。

想当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占据绝大部分国土,拥有装备精良的四百多万大军,而我军只有互不相连的几个解放区,一百万稍多的&ldo;土八路&rdo;。

可是,仅仅三年半时间,我们却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准备,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经过八年抗战,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浴血奋战,一百多万解放军都是打出来的精兵强将,在大后方坐山观虎斗、没有实战经验的国民党反动派将领和官兵,自然打不过;解放区人民多年艰苦抗战,军民同心,这也是极好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运筹帷幄,各级指挥员精心策划,灵活指挥,而国民党军队往往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两者的&ldo;备&rdo;就大不一样,其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了,弱胜强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和任何战争一样,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我们这里是仅就一个&ldo;备&rdo;字而论。

相邻小说
抗战特种狙神  网游之绝缘体  觉醒——不朽的灵魂  火头将军  莫医生,婚前请止步  无敌就是了不起  官场女人  重谱黄金时代  惹火娇妻:顾少很凶猛  天道之眸  穿越之农家女日常  重生之至尊独爱  神级提炼术  小小说30年  从陈桥到崖山  我抛夫弃子了海马王子  一骑绝尘  偷袭珍珠港  北京教父  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