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94章

虽然其间也有寥寥几笔的夸赞,然而和通篇的批评之言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温向平捏着这薄薄的两封信,哪怕书房里只有他一个人,也恨不得地上有个地缝能让他钻进去。

一瞬间更是萌生了把已经刊印出去的书都收回来的想法。

到底还是忍着羞愧把这两封信又仔仔细细的读了几遍,其中除了对于温向平立意的问题,还指出了温向平在写作方法和情节安排上的一些漏洞及误区。

温向平不由得叹了口气,都是自己造的错误,又能怪谁呢?何况两位前辈还如此细致的为他分析了整篇小说的优劣,着重警示自己切忌走了弯路,拳拳爱护之心可见一斑。

思及此,温向平不得不沉下心来,着实思考一番。

他写作究竟是为了得名得利,还是自我升华的追求,两者又是否一定冲突?

温向平默坐良久,终于得出了结果。

不可否认,每一个文字在笔下诞生的感觉令温向平着迷,温向平亦享受随着主角人物在情节中生存体验的过程。

《纽扣》也好,《蜀山》也罢,温向平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心无杂念,沉入其中。

温向平可以是勇敢对抗怪物的小琳,也可以是一生传奇的卫华,可以是舍情舍爱的陆川柏,也可以是赤诚可爱的太阳公主,却唯独没成为和乐。

这令温向平遗憾,也令温向平警醒。

所谓思维深度,正如史仁所说,并非情节一定要多么惊心动魄,也毋须人物身世要多么坎坷不平。

之所以能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读者眼前重现,温向平首先需要成为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主角――带着一脑袋的书本和人生经验切实体会作品环境中的,独属于作品特定的人生。

每一刻的心思感情,本人往往都分辨不清。

所谓深度,就是将每一种情绪都辩识清楚,再对每一种情绪产生的原因追根究底。

倘若人与书合了一,真正与每一位读者共鸣且共情,再加上文笔与构思的点缀,一本好书,哪怕内容再简单不过,也称得上一本上上之作,得到读者和文学领域的认可自然不在话下。

而名利与自我追求,并不冲突。

温向平最终将这两封信就贴在了书桌靠着的墙上,与坐时的视线平齐,抬眼便看的到。

这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一戒躁,二戒傲,三戒心不正。

《和乐》的错误,温向平不想,也不会再让其重演一遍。

然而《和乐》带来的影响却没有随着温向平的改变而消退。

起初看到《和乐》的人虽然大多是偶然,然而在看见作者署名是『温知秋』时,消息便扩散而去,很快就有慕名而来的读者买回家阅读。

因着只有九百本的缘故,许多人都未能抢着,只能到处去跟亲朋好友借着看,甚至借来复印一本带回自己家。

被迫冠上了个&ldo;限量版&rdo;的名声,一时间,《和乐》竟然变得赤手可热起来,倒是让温向平颇为头疼。

然而以往的《蜀山》等不同,这本书的立足之处黑暗且残忍,通篇都是灰色的色调,与题目形成了孑然相反的对比。

本是冲着『温知秋式作品』去的读者不由得失望于晦涩的主题,但也有人耐着心读下来,最后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觉着温知秋写的鞭辟入里,揭示了社会的乱象,引发众人关注;也有人觉着温知秋不适合这种类型的文章,好好的一流通俗小说家不当,反去涉及只能当三流的领域,自讨苦吃。

看了笑话的杂志纷纷落井下石,称温知秋江郎才尽,又或者是贪心不足反倒落了下乘。

相邻小说
穿成皇帝的反派妹妹  [全息网游]杂牌术士  穿到渣虫折磨雌君时[虫族]  吻你时满目星河  重生之金色婚姻  我靠美貌风靡八零  死灰复燃  佛系娇美人[穿书]  可待gl·现代篇  七十年代独生女  瞎啊,撞我心上了  当霸王龙遇上小草蛇  总有小妖扯我后腿  支配全人类[系统]  我在黄泉卖茶的日子  情人的热度  莫老师,谈恋爱吗  皇后重生要谋反  大叔,你不乖哦  偏执攻脑补太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