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5章

山河破碎,直到1948年陈三立才得以了却归葬西湖的心愿。

从此,西湖牌坊山下成为陈家永远的托梦之地。

陈三立先后在杭州租房住了几年,他的诗集中,有很多与西湖有关的诗。

1924年春天,印度诗人泰戈尔到杭州登门拜访他,王统照在《晨报》发表文章记下了这次盛会:&ldo;(四月)十四(泰戈尔)赴杭,十六在杭讲演一次,十七号快车返沪。

……在杭时,有人介绍陈三立与之相晤,合拍一照。

对语时,由(徐)志摩口译,但所谈有限。

陈氏七十余岁,与六十余岁之泰氏相较,其康健非泰氏可比,当泰氏索其诗册,陈甚谦逊,连言不可相比,终未相送。

&rdo;两个语言不通的亚洲诗人在西湖边会晤,身后少年诗人侧立,一时被传为文坛佳话。

第二年10月10日,上海《申报》推出&ldo;国庆纪念增刊&rdo;,还特意刊登他们两人的合影,题为&ldo;今代亚洲二诗人合影&rdo;。

陈三立留在杭州的痕迹,大概只剩下牌坊山下一片茶园中的墓穴,寂寞地守望着日起日落。

在美丽的湖山之间,陈三立之墓并不是一个景点,如果不是他有个以学问人格为读书人追捧的儿子陈寅恪,他已差不多被遗忘了。

陈寅恪生前也有归葬西湖父母、兄长之旁的想法,他女儿陈美延证实,一代史家归葬杭州的宿愿,多年来虽屡经申请,终于未果。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1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清)陈宝箴著,汪叔子、张求会编《陈宝箴集》,中华书局,2003、2005年版。

4陈寅格,《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蒋天枢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叶绍荣,《陈寅恪家世》,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9陈小从,《图说义宁陈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10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岳麓书社,2002年版。

&ldo;徐徐云尔;陈陈相因&rdo;

&ldo;徐徐云尔;陈陈相因。

&rdo;

&ldo;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徐氏父子,陈氏父子。

&rdo;

戊戌变法失败后,有人以这样的对联嘲讽被革职查办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和徐致靖、徐仁铸父子。

陈家几代人杰,徐家则被称为&ldo;父子三翰林&rdo;(徐致靖和儿子徐仁铸、徐仁镜都是翰林)。

自1897年徐仁铸于南下长沙,接替江标出任湖南学政,陈家与徐家的命运就已经呼吸相关,密不可分。

徐仁铸与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合力推动湖南新政。

相邻小说
黑化管家的守心准则  (三生三世同人)东有华光,凤舞九天  梅兰芳自述  梅兰芳和孟小冬  1+1  乱时候,穷时候  玉都佚事  张岪与木心  青春正传  干爹养成系统  竖瞳  小哥儿异世慢生活  爆笑田园:农家小地主  被影帝抛弃后我C位出道了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安然时光顾  搏一搏,男神变老婆  梅兰芳画传  全能影后宠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