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6章

辛亥革命之时,章太炎在《民国报》《神州日报》发表宣言评点当世人物,认为孙中山只是&ldo;元老之才&rdo;,&ldo;至于建制内阁,仆则首推宋君教仁,堪为宰辅&rdo;,&ldo;谓总理莫宜于宋教仁……&rdo;(1911年12月1日)这不只是章氏一家之言,蔡元培在《我之历史》序言中也如此说:&ldo;(同盟会)其抱有建设之计划者居少数。

抱此计划而毅然以之自任者尤居少数,宋渔父先生其最著也。

&rdo;还有一句:&ldo;南京临时政府之议起,章炳麟君以国务总理许先生,先生亦以此自许。

&rdo;

众口悠悠,几乎都说宋教仁以总理&ldo;自许&rdo;。

一时舆论对他误会很深,以为他主张内阁制就是想自己当总理,乃是出于私心。

经过数千年的君主专制高压,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片乡愿气息,似乎特别看重谦让,凡事都不能出自本人的口中,惺惺作态,假意退避,流弊所及,一时难以纠正,所以当时人们对宋教仁以建国大任自许,嫉妒、讽刺远多于赞助支持。

武昌起义之后两个半月没能产生一个领导全国的中心机构,就与这些因素有关。

他固然自信可以施展经世的长才,但他自知在年龄、声望、资历等方面,当时还不是担任总理的合适人选,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是黄兴。

一年后,时势变化,他才有总理自任的念头,这一点他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诚相告。

自辛亥革命以来,有关宋教仁想当总理的说法一直没有断过。

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他曾两次公开在报纸上驳斥这样的攻击。

一次是1913年3月12日,他在《民立报》发表《驳某当局者》,针对外间谣传他之所以批评袁世凯政府,是因为当不成总理之故,他说:&ldo;今世人往往有可怪之心理,谓人欲为总统或总理或国务员,即目为有野心,咸非笑之,岂知国家既为民国,则国民自应负责任,有人欲进而为国服务,负责任,乃反以争权利目之,视民国之职务与君主时代官爵相等,致令人人有退让之虚文,视国事如不相关,岂非无识之甚乎?&rdo;第二次是3月15日,他在《民立报》发表《答匿名氏驳词》:&ldo;世人诬吾运动总理,由来已久。

吾虽无其事,实不欲辨(辩),且因以自励,盖已久矣。

夫人立志为总理,岂恶事哉?而乃非笑之如是,吾实不解。

国家既为共和政治,则国民人人皆应负责任。

有人焉自信有能力,愿为国家负最大之责任,此国家所应欢迎者。

美国小学生立志欲为总统,传为佳话。

各国政党选举总统或组织内阁,其党魁之自负之运动之竞争为何如者?盖为国服务,本非权利,共和国之职事,亦非专制国之官爵可比,人苟可以自信,则不妨当仁不让,世之人亦只问其有此能力与否,不能谓其不宜有此志。

吾人惟自愧无此能力,固不欲当此大责任。

吾人之志则不讳言,实深愿将来能当此责任者也,且希望人人有此希望者也&rdo;。

宋教仁自故乡湖南到武汉时,这样的谣言已甚嚣尘上,时为长江巡阅使的谭人凤劝他:&ldo;责任内阁现时难望成功,劝权养晦,无急于觊觎总理。

&rdo;希望他留下来载酒同游,饱览长江风景。

他的回答是:&ldo;总理我无冀望之心,载酒游江亦诚乐事,惟责任内阁实应时势之必要,未便变其主张也。

&rdo;

对宋教仁而言,权位金钱不能淫,政见则不可牺牲,这正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风骨。

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总长、总理的位置,而是政见能否得到实施。

当初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因临时参议院中有人反对,宋教仁没当成内政总长,只做了法制局长,有人为他抱不平,他回答说:&ldo;总长不总长,无关宏旨,我素主张内阁制,且主张政党内阁,如今七拼八凑,一个总长不做也罢。

&rdo;说白了,他的从政实在是因为怀有一种责任心,建设这个生养他的祖国的责任心,这不是做官、抓权者所能理解的。

阳光人物在一片缺乏阳光制度、阳光规则的土地上,注定了被黑暗的力量吞噬,这也是宋教仁的热血给予历史的启示。

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

宋教仁的弓还没来得及张开,黑暗的潮水就把他32岁的阳光生命淹没了,这是多大的痛苦啊。

挚友于右任于万般悲痛之中,想起的正是一个月前他们同游杭州南高峰的这首诗,感慨海门之潮正汹涌而来,而&ldo;才、学、识&rdo;兼备的宋教仁已被生生地夺去了生命。

然而,这决不止是他家人、朋友、同伴们的悲伤,也不止是与他同时代的国人的隐痛,更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百年伤痛,是整部近代中国史不能弥合的创伤。

因为宋教仁,我的心中总是想着南高峰,想着他留下的诗句,这位近代的阳光型政治家,有了他,西湖就有了别样的意义,西湖就有了近代的气息,不再是古典的山水,只活在苏东坡、杨万里们柔媚的诗行里,只活在张爱玲&ldo;前朝名妓的洗脸水&rdo;式的散句里,只活在岳飞&ldo;三十功名尘与土&rdo;的壮怀激烈、于谦的&ldo;石灰吟&rdo;和张苍水浩气长存的一声&ldo;好山色&rdo;里,也同样活在宋教仁的笔底,活在他心无旁鹜为共和奔走的脚印里。

登南高峰,有几人还会想起宋教仁和他最后的诗?要说悲哀,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离登临南高峰不到一个月,上海火车站的黑枪就响了,他被小小的子弹击中,倒在了血泊之中,枪声震颤了晨光熹微的民国。

上海火车站记住了这一时刻:1913年3月20日,3天后,他的心脏停止跳动。

一代人杰,中国近代史一个阳光般的政治人物,一心要完成从革命党到普通政党的转型,从暴力革命到民主宪政的转型,最终带着未竟的理想撒手而去。

相邻小说
乱时候,穷时候  梅兰芳自述  干爹养成系统  全能影后宠萌夫  安然时光顾  搏一搏,男神变老婆  爆笑田园:农家小地主  被影帝抛弃后我C位出道了  梅兰芳画传  梅兰芳和孟小冬  青春正传  1+1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竖瞳  玉都佚事  黑化管家的守心准则  (三生三世同人)东有华光,凤舞九天  小哥儿异世慢生活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  张岪与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