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7章

其奸臣齐泰等不遵祖法,恣行奸宄,操威福予夺之权,天下之人,但知有彼,不复知有朝廷也。

七月以来,诈令恶少宋忠、谢贵等来见屠戮,为保性命,不得已而动兵。

宋忠、谢贵俱已就擒,已具本奏闻,恭候裁决,到今不蒙示渝。

齐泰等又矫诏令长兴侯耿炳文等领军驻雄县、真定,来攻北平。

重为保性命之故,不得已而又动兵,败炳文所领军马,生擒附马李坚、都督潘忠、甯忠、顾成,都指挥刘燧、指挥杨松等。

奸臣齐泰揭榜毁骂,并指斥太祖高皇帝。

如此大逆不道,其罪当何如哉!

十月十六日,又矫诏令曹国公李景隆军总领天下军马来攻北平。

躬率精锐,尽杀败之。

李景隆夜遁而去。

若此所为,奸臣齐泰等必欲杀我父皇子孙,坏我父皇基业,意在荡灭无余,将以图天下也。

此等逆贼,义不与之共戴天,不报此仇,纵死不已。

今昧死上奏,伏望悯念父皇太祖高皇帝起布衣,奋万死,不顾一生,艰难创业,分封诸子,未及期年,诛灭殆尽。

俯赐仁慈,留我父皇一二亲子,以奉祖宗香火,至幸至幸。

不然,必欲见杀,则我数十万之众,皆必死之人。

谚云:“一人拼命,千夫莫当。”

纵有数百万之众,亦无如之何矣。

愿体上帝好生之心,勿驱无罪之人,死于白刃之下,恩莫大也。

倘听愚言,速去左右奸邪之人,下宽容之诏,以全宗亲,则社稷永安,生民永赖。

若必不去,是不与共戴天之仇,终必报也。

不报此仇,是不为孝子,是忘大本大恩也。

伏请裁决。

此次上书,态度十分倔犟,甚而有强辞夺理近于狡赖者,比如建文诏中“燕庶人父子”

分明是指朱棣及其子高炽等人,其时朱棣已被剥夺王爵,故称为庶人,朱棣书却反诬诏书为葬父皇以庶人之礼。

朱元璋曾以起造屋室比喻开创基业,朱棣则抓住建文朝拆毁宫殿一事,直指他们坏了祖宗的基业。

唯上书中动辄以祖训为说辞,辩护最为有力。

《皇明祖训》中所规定亲王教练军士等内容,原本是为了使亲王屏藩帝室,不想留下漏洞,反为亲王所利用,朝廷的指责则显得无力。

这次上书正值燕王屡胜,气壮山河,指朝廷如敌国外患,竟至有“不共戴天”

之语。

朱棣之好勇斗狠,雄毅恣肆跃然纸上。

同时,朱棣千方百计要把自己描绘成动以国家为念的皇叔,而信中不仅挑拨齐泰、黄子澄与皇帝的关系,而且暗示诸王与之连为一气,以携手对付朝廷。

然而这次上书依然没有回音。

朱棣接连获得胜利。

北平城内,燕府上下,洋溢着胜利喜庆的气氛。

由于燕军的坚决抵抗,李景隆的五十万官军,溃于北平城下。

燕王的胜利多亏了北平军民的拼死效力。

燕王于军民有何仁,而能令军民蹈死不顾?其实,北平距京师数千里之遥,军民并不清楚朝廷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燕王是太祖第四子是确定无疑的。

多年来他镇守北平,出塞防边,立有赫赫战功。

相邻小说
隔壁的偏执狂  嫁给病娇厂公  春花厌  大大再看我一眼  违和感[综]  另类间谍  抽身而退  女配她断情绝爱[快穿]  皇家宝蓝传  本座不会生孩子  落泪是金  穿越兽人之城  体育馆杀人事件  叶落无花[楚留香传奇]  可可融化时  开到荼靡  私藏月亮  弄娇  假结婚  被绿茶渣过的大佬们都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