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6章

但是,商业和战争终究使俄国与西方接近了。

俄国人通过周围的立陶宛、波兰、德国、瑞典以及远方的英国和荷兰了解和认识了西方,这种接触使思想的交流不可避免。

寻求西方物质文明的努力必然地导致西方思想潜移默化地渗入俄罗斯。

西方思想对俄国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一部分俄国人接受天主教,向往欧洲生活,甚至产生变革俄国社会的朦胧意识。

17世纪上半期,由于大批波兰人来到莫斯科,少数俄国贵族高官逐渐对天主教产生兴趣。

一位名叫赫沃罗斯季宁的公爵受到波兰人的影响而传染上了异教信仰,他保存着&ldo;拉丁&rdo;神像和书籍,不去东正教教堂做礼拜,还殴打去教堂的自己的同胞。

他以高傲的态度轻蔑地指责他们和他们的精神生活,说他们对信仰的态度是不合理的,他们的生活是在靠谎言维持。

他攻击神的使者,不承认死者可以复生。

他还带有谴责意味地把莫斯科的沙皇称为专制君主,这可能同时反映了他对波兰贵族所享有的自由的向往。

由于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感到格格不入,他还产生了离开俄国去立陶宛的念头。

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曾经指出,赫沃罗斯季宁对冷酷的拜占庭教会礼仪和被这种礼仪所浸透的整个俄国生活抱着深刻的反感,他是一个天主教式的特殊的俄国自由思想者。

赫沃罗斯季宁的自由思想受到官方注意。

他保存的&ldo;拉丁&rdo;神像和书籍被抄走,并被免去教衔、革去官职,发配至修道院受管束,直至1624年具结放弃异教后方获释。

沙皇阿列克谢&iddot;米哈依洛维奇时期,欧洲的技术、欧洲的物品、欧洲的书籍乃至欧洲的人都更多地进入了俄国,欧洲文化对于那些能够接触到它的俄国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大贵族、著名外交官奥尔金‐‐纳晓金虽为沙皇重臣,但却对俄国的制度持否定和谴责态度,认为欧洲的做法与俄国不同,而且做得更好。

他还经常向自己的儿子沃因灌输这种思想,从而使沃因从小就景仰西方。

老纳晓金为了使儿子受到欧洲教育,专门安排了一些被俘的波兰人充当他的教师。

这些波兰人向他描绘了西方文明的景象,特别是给他讲述了波兰自由的故事,进一步激发了他对欧洲的向往之情和对俄国生活的厌恶。

1660年,沃因利用充当外交信使出国给自己父亲送信的机会,逃到了波兰,后来又到了法国。

然而,作为一个俄国贵族,沃因对西欧的生活也难以适应,在国外不稳定的地位最终迫使他忏悔了自己的罪过,于1665年得到沙皇的宽恕,返回了俄国。

但是,导致沃因逃亡的那种痛苦心情和他所经历的精神悲剧,是东方化的俄国转向西方时必然产生的社会后果,并将长期折磨那些最先感受到西方文化优越的有学识的俄国人。

对西方文化不断加深的了解必然产生变革俄国生活的愿望。

相邻小说
嫁给反派太子后  苏沃洛夫  佳妻别逃,总裁老公只要你  收到请回复:D  universe  婚婚欲醉,慕先生宠妻无度  你敢娶我敢嫁  择木而栖  富贵为囚  执念  你有种  画堂韶光艳  我觉得,隔壁大叔喜欢我  一梦到北大  小龙崽今天也在直播卖萌  两世欢  国色  三线影后  剩女的幸福生活  二战将帅传-军事家卷: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