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1章

也许是老了,失去了往日的朝气,遥想刘裕当年&ldo;狮吼功&rdo;破敌,该是多么雄壮的场景,而如今却为头顶上的冠冕终日&ldo;奔忙&rdo;。

也许是荣华富贵、帝王功业迷乱了眼睛,昔日的北府军勇将成了利欲熏心的权臣。

回到建康的刘裕终于不再推辞,受封相国、宋公、九锡。

继而,他派手下缢死晋安帝司马德宗,改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

司马德文与白痴哥哥比起来,做皇帝要够格得多,偏偏碰上末世,纵有才能也无处发挥。

刘裕立他的原因,只是因为谶语里说&ldo;昌明之后有二帝&rdo;(昌明指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需要再立一个皇帝凑足&ldo;二帝&rdo;而已。

晋恭帝元熙元年(公元419年),刘裕再进一步,受封宋王。

第二年,他便在中书令傅亮的协助下,迫使司马德文禅位,在建康称帝,是为宋高祖武皇帝。

他开了两个先例:第一个,是残忍地杀害了禅位的前朝旧帝,这在寒门出身的他,并不算太意外,但就是这样一个恶例,一直被沿用到了五代以后,可谓害人不浅;第二个,他是第一位在建康受禅的皇帝(桓玄那样的不算),他这个皇帝没有了长安,也无法定都洛阳,成色大打折扣。

所幸,他开启了南朝第一个治世局面的序幕。

十三南北二帝的身后事

偏安江南一个多世纪的东晋王朝终于灭亡了,回顾东晋的一百零五年历史,王氏、庾氏、桓氏、谢氏等士族轮流坐庄,维持着所谓&ldo;君弱臣强&rdo;的局面,司马氏的帝位反倒一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中间的几番变故,包括桓玄废安帝,都没能持续太长时间)。

刘裕出身寒门,其背景实力远不及前面几家,最后竟能脱颖而出,取代晋帝,这实际上并不是偶然的。

东晋前期和中期,士族势力相当强盛,皇权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都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力量平衡,这种平衡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也使得小型的变故叛乱不可能造成大的影响。

淝水之战以后,士族势力开始减弱,孙恩、卢循扰乱江南十多年,使得整个社会秩序开始大的动荡,社会各阶层重新洗牌。

其结果是,士族势力不再能够制衡皇权。

桓玄的灭亡后,士族彻底退出一线舞台,整个国家重新回归到皇权专制,于是刘裕才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建康的帝诏控制各方诸侯,达到翦除异己的目的。

同时,由于刘裕本人出身低微,他所选择的辅佐大臣,也大多是来自寒门,这就进一步地改造了政权的内部结构。

南朝四朝的开国君主都出身寒族(齐、梁两朝的萧氏情况稍复杂,见《明主昏君》),可见士族已不再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了。

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参读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中间有十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

或许是因为早年行军打仗落下一身伤病,或许是因为忽然过上安逸的宫廷生活有些不习惯,刘裕这位南朝第一帝只当了两年皇帝,就得重病驾崩了。

他在这两年中,下了不少有利百姓的政令,比如下令减免赋税,裁减各地冗余的地方官员,改革苛刻的刑法,恢复学校与考试制度,一系列措施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东晋末年南方内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百姓急需一个宽松的环境休养生息,南方在后来的三十年间形成&ldo;元嘉之治&rdo;,刘裕开的好头功不可没。

相邻小说
请把皮还给我  西藏的战争  武林盟主兼职多  剑风传奇  错爱成瘾:我才不是你的她  名门代嫁:薄先生,离婚吧!  回到春秋做霸王  教主是个大反派  我磕了我自己的cp[娱乐圈]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  荒漠奇缘  问渠那得清如许  重生萌夫追妻  吹不散眉弯  比邻  原来我是漫画里走出的万人迷[反穿书]  假孕真婚  契约爱情:陆少小心爱  我在无限游戏撩上帝  方面军司令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