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章

六国之败,也就理所当然。

显然,没有商鞅的变法,就没有秦国的崛起。

问题是郡县制度非自秦始,楚、晋、齐,都比秦早。

变法的也不是只有秦一家。

魏的李悝(读如亏),楚的吴起,也都比商鞅早。

那么,最后胜出的,为什么是秦呢?

也许,这里面有文化的原因。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是很奇怪的。

大体上说,是太少了固然不行,太多了也有麻烦。

越,就吃亏在文化太少;楚、宋、鲁,则吃亏在太多。

宋是殷商故国,鲁是周公之后,楚则是捡了便宜。

春秋时期,周的王子朝叛乱。

兵败之后,他携带王室的大量典籍、器物、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前来避难。

结果,原本是&ldo;蛮夷之邦&rdo;的楚,成为华夏文明的第三个重镇。

于是,儒家生于鲁,墨家生于宋,道家生于楚。

秦有什么呢?

一片空白。

有空白,就会有人来填补。

填补秦国文化空白的,就是法家。

法家是没有地域性的。

谁肯出大价钱,他们就为谁出谋,为谁划策,为谁卖命。

李悝为魏相,申不害为韩相,吴起奔楚,商鞅奔秦,都不足为奇。

然而最适合法家的还是秦。

法家在先秦诸子中是比较异类的。

儒家、墨家、道家,都是理想主义者和复古主义者。

道家向往太古,墨家向往禹世,儒家向往东周。

法家却是实用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

他们的主张,是面对现实,规划未来。

因此,道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

法家讲霸道,秦国要图强,自然一拍即合。

何况秦的民风原本彪悍质朴。

直到战国,他们的艺术也不过是敲瓦罐儿再加吼唱。

这说明秦人并没有被华夏文明雅化。

没有雅化,也就没有软化,正好训练为生产工具和杀人武器。

甚至就连秦的人才匮乏也成了优势,因为可以招聘四方,广纳天下;而重用客卿的结果,则是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加强了君权,可谓一箭双雕。

于是法家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其实他们的王牌,无非君权至上;手段,则无非高官厚禄和严刑峻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高压之下,必有良民。

商鞅和孝公有此霸王条款和软硬两手,便不难把秦国变成一家农场和一座军营。

举国上下,步调一致,纪律严明,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相邻小说
诸天血芒  麻辣保镖  盲侍  余生悲欢皆为你  总裁是我心上猫[娱乐圈]  不还钱我要咬人啦  浅欢深爱,应少轻点宠  阴阳师日记  东史郎战地日记  终极大帝主  斗罗之活到大结局  创世洪荒诀  我看老板不顺眼  盘马斗英雄  这只蜘蛛不大甜  我和我的土匪奶奶  阴人禁地  重生夫妇掉马日常  血缔  炙夜初体验